赵大郎跟孟氏小慧留下打点,其他人又一股脑的去了李家,看他们未来姑爷的风光时刻。
来张望的男男女女看到李修的面貌都不由被惊了惊,这相貌不当个探花都说不过去。
喜宝乐的呲着大板牙,看上去比她三哥中了还高兴。
赵三郎有点生气了,睨着他幺妹儿,难得毒舌一次:“收收你那门牙吧,傻妞。”没看到人对李修虎视眈眈的吗,还笑。
等报喜官走了,周围看热闹的群众散去,赵家李家终于又恢复了安静。
“今日双喜临门,咱们晚上摆一桌?”赵青山笑容满面,捶了下李实甫。
“那还用说。”他一边说着,一边吩咐下人,“去,把库里的上好酒酿搬出来,这个点别去集市了,菜蔬都不新鲜。去东顺定几道硬菜,各色好点心也尽管订,不用给你家老爷省钱,速速去办,办好了有赏。”
兰娘听了连忙摆摆手:“哪里就这样劳烦了,修儿和三郎是一起上的榜,理应两家同庆,咱家也得出点力才是。要不这样,晚上就在我家摆酒,咱们也尽一份心,李伯云游去了,你跟修儿在家也冷清,不如都过去,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李实甫赶紧推辞:“这怎么好。”
两人相互推让了几句,最后还是赵青山一锤定音:“既是双喜,那两家合办一场才最合适。我们赵家有院子,你们李家出酒菜,就这样定了,咱们今日不醉不归!”
李实甫爽朗地笑道:“如此甚好。”
赵家人在家里来来回回的指挥布置,喜宝那个小没良心的留在了李家。
寅时天未亮,门房老张就听着外头马蹄声嘚嘚作响,他打了个哈欠,一抹脸,迎着来人就露出个笑脸来:这日子恐怕还有的受。
\"大雪纷纷砸人脸啊。\"等送帖子的人走了,没太有文化的老张如是感叹道。
太阳刚刚升起,原本寂静的赵家开始活泛起来,等到中午,青砖院墙内,人影憧憧如走马灯。
管事婆子提着裙角小跑着传话,丫鬟小厮们提着各色食盒来回穿梭在各院子里,惊得廊下的画眉扑棱棱乱撞。
三日的流水席刚撤下,赵家门前的马车络绎不绝,各家的请帖拜帖雪花般纷至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