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长海不在乎,援朝更不用说了,长海的想法倒不是说他缺这点金子,空间里成吨的金条还有金银首饰,他还在乎这个。无非就是想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索伦三部。
一顿中午饭一直吃到天落黑,除了放躺下的孙小欠,四个老爷们儿都没啥事儿。
晚上陆陆续续的就来人拉着爬犁,过来换海货,爬犁上都拉着野牲口肉。
长海,援朝还有姜喜军他们帮着孙叔过秤,装货。一顿忙活,两千多斤海货不到两个小时就全换出去了。
孙婶子把饭菜又热了热,孙叔又招呼他们再喝点透一透,并且告诉他们明天邀请他们去吃席。
长海有点不好意思,就想回绝,最后还是孙婶子定下来,一定要他们去。
孙小欠中间醒过来一次,孙婶子给他灌了一缸子蜂蜜水,这货又趴下了。
第二天一早,几个人先是把换过来的肉全装上牛车,孙叔还给他们多拿了好几十斤肉,长海也推脱不了,就收下了,每次换货孙叔大约能赚到六七百斤的肉,他也不瞒着长海,长海他们也不在乎,赚多少那是人家的能耐,自己那份不少就行呗。
临近中午,孙叔带着二货三人组去到这家办事情的人家。
孙婶子和董亚菲领着孩子早就去帮忙了,没想到的是姜喜军还是个执宾(负责接待的)
长海他们也不好意思白吃白喝,去写礼账哪里每人送了五毛钱礼金。
这就不少了,这个时代过年拿四个馒头就能走亲戚啦!
姜喜军给他们安排了一张桌上,长海一看,还都认识,都是上一次一起去打熊罴的那帮子炮手。
这些人也认出来长海他们,而且都很热情,对长海他们三人他们都挺佩服,不说长海他们的能耐,单单就人家这哥们儿情谊就值得佩服,遇到危险没有拉梭子跑路的,都是不要命的往上冲,他们进山打猎就喜欢跟这样的人一起,关键的时候多一条命啊!要不说山里面跑山人都值得交往,重情重义,言而有信!
一共摆了十二桌,结婚的也是一位老猎人的儿子。
办事这人家很热情,姜喜军特意带着婆家,娘家的长辈过来介绍认识,二货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