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了?!”我心头一紧,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村民们顿时乱作一团,恐惧和绝望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南门小贩尖锐的声音再次响起:“看吧!我就说这新粮种会带来厄运!现在好了,连水井都塌了!”
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解决水源问题。
我转头看向程羽,他正紧皱着眉头,目光坚定地望着我,仿佛在说: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支持你。
我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滴灌的构想进一步完善。
“程羽,你带人去砍些竹子来,粗细都要,越多越好。段干老农,您对村里的地形最熟悉,请您带人沿着这条小溪挖掘一条渠道,不用太深,但要保证水流能够顺畅地流到田地里。”
段干老农虽然不明白我要做什么,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立刻组织人手开始挖掘渠道。
百里农科院士也走过来,主动请缨:“田小姐,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吩咐。”
我点点头,将竹子切割、打孔、连接的步骤详细地解释了一遍,并让他们按照不同的粗细分类,准备搭建一个简易的滴灌系统。
虽然我知道这与现代的滴灌系统相差甚远,但在这个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村民们虽然对我的做法感到疑惑,但在段干老农和程羽的带领下,还是纷纷行动起来。
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太阳渐渐西斜,村民们已经连续工作了几个时辰,疲惫不堪。
就在这时,南门小贩又开始煽风点火:“我看啊,这都是白费力气!这新粮种根本不耐旱,就算浇了水也活不了!”
我冷冷地看着他:“南门小贩,你少在这里散播谣言!我的粮种经过改良,比普通的粮种更耐旱,这是我根据科学数据和实际培育情况得出的结论。” 我从怀里掏出记录着各项数据的册子,展示给他看。
“你若是不懂,就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
南门小贩被我气势汹汹的样子吓了一跳,悻悻地闭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