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希儿将第四装甲集群归于a集团军群指挥,他们要配合a集团军群对于罗斯托夫的行动。
同时,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也被削弱接近一半的兵力,所有的装甲部队包括两个军全都划分给a集团军群。
希儿打算一口气吃掉南方面军的四支集团军,至于苏联现阶段有些薄弱的顿河大湾,可以先放一放,只要吃掉这四支集团军,不论是向东还是向南,德军都会好打一些。
在元首的遥控下,各支德军部队都向苏军的高加索门户-罗斯托夫快速前进…
而苏军的12,18,59,37集团军也都迅速向罗斯托夫的方向撤退,往东撤没有地方跑…跑不过德国人的装甲部队,所以马利诺夫斯基一开始就打算将这四支集团军撤退到高加索方向。
让南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参加高加索的防守。
从白天到晚上…四支集团军都不断后撤,一天几乎能撤退30公里以上的距离,苏军撤退的速度如此之快,也就意味着德军在沿途的防线没有遇到任何大抵抗,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德军第一装甲集群这支钳子前进的很迅速…
而作为另一支钳子的第四装甲集群却前进的非常困难…
两支河流和燃油不足就是个问题,以及已经被苏军破坏的七零八落的道路,按照希儿的计划,第四装甲集群根本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在罗斯托夫东部围住南方面军的四支集团军。
(原历史也是如此,希儿亲自微操后打出的战果‘惊人’,德军的包围圈非常粗糙混乱,宛若一个大漏勺,苏军成堆成堆的跑…美术生的微操水准还不够跟大林子坐一桌。)
马利诺夫斯基的四支集团军用了三天时间,期间第四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配合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集群成功包围苏军的第37集团军…
不过第四装甲集群的包围圈特别的粗糙…因为装甲部队南下过快,步兵部队根本追不上,德军的摩托化率并不高,因为橡胶的原因,德军也缺少足量的卡车让步兵部队能快速配合装甲部队行动。
装甲部队部队在前面速冲,步兵部队在后面死追…能追到自家装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