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12)页
祖父日记中“光与影的情书”片段。狗仔偷拍到的老宅监控画面里,两人常对着星空顶下的胶片投影排练台词,某次桑疏晚替桑霁月别胸针时,镜中倒影竟与胶片里调整三脚架的女子姿势分毫不差。
    资本嗅觉敏锐的流媒体平台立刻抛出橄榄枝。网飞甩出八位数片约,邀请两人拍摄英文纪录片《百年星轨:一场跨越时空的电影实验》;国内视频平台则推出“双生宇宙”概念,宣布开发《星轨》前传剧集,由桑疏晚担任总导演,桑霁月饰演百年前的胶片女主角。选角消息一出,ai换脸技术制作的“桑霁月民国造型”短视频在抖音获赞破亿,连好莱坞星探都在推特发文:“这不是选角,是基因在与镜头对话。”
    但争议并未完全平息。某影评大v在公众号发文《当轮回成为营销工具:警惕电影工业的玄学化》,质疑剧组利用“前世今生”炒作掩盖叙事漏洞。当晚,桑疏晚在微博晒出分镜手稿——2018年版本的《星轨》剧本里,陨石设定旁用红笔写着“需查证敦煌文献”,而2023年修改稿中,该道具正式更名为“开元年星图残片”,批注栏贴着研究院的学术报告复印件。“从来不是玄学,是电影人对细节的偏执。”她附文道,配图是两人在敦煌图书馆查阅古籍的背影照,阳光透过窗棂在稿纸上织出星芒。
    娱乐圈的纷纷扰扰中,双生花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她们推掉了二十七个商业代言,却唯独接受了国家天文台的邀约,成为“中国探月工程科普大使”。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桑霁月举着微型摄像机记录火箭升空的瞬间,桑疏晚在旁调整机位时,两人的影子在发射架下交叠成十字——恰似她们每次在片场的默契协作。这段画面被央视新闻剪辑进《科技与艺术》专题片,旁白是欧洲名导的金棕榈颁奖词:“当电影人学会用镜头丈量宇宙,艺术便有了穿越时空的重量。”
    深秋的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上,《星轨》斩获最佳导演与最佳女主角双奖。桑疏晚上台领奖时,特意将曾祖父的怀表挂在领奖服内衬,表盖开合间闪过“致我的摇光”字样;桑霁月捧着奖杯致谢时,突然指向观众席后排——那里坐着两位白发老人,正是当年在敦煌笑说“眼里有银河”的沙漠向导。镜头扫过全场时,导播特意给了她们交握的手特写:红绳与银戒之间,不知何时多了枚
第(3/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迎娶女杀神后,身份藏不住了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穿进诡异修仙文,这炮灰后娘我不当了官道之绝对权力娘娘人间清醒,宫斗步步为赢软萌吃播万人迷,各路大佬争榜一乱世边军一小卒八零警花娇又飒,高冷队长心慌了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二嫁京圈太子爷,姐靠的是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