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展柜前驻足良久,玻璃柜里陈列着母亲年轻时的学徒作品:一枚用易拉罐拉环改造的戒指,内侧刻着“l+m=∞”。老人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他跟着桑霁月学的设计笔记,最新一页画着改良版的拉环戒指,旁边标注:“给乡村男孩的勇气指环,刺可拆,核心是永不弯曲的钢芯。”
巡回展的庆功宴上,桑疏晚收到国际环保组织的加急邮件。亚马逊雨林的合作部落发来视频,他们用桑家资助的天然染色技术,将荆棘图案染在保护树木的警示旗上,如今这些旗帜在雨林风中飘扬,竟形成了会移动的“绿色荆棘地图”。桑霁月忽然举起酒杯,里面的气泡在灯光下折射出彩虹:“这像不像妈妈说的‘把刺变成星星的导航’?”
梅雨季节的老宅总有些潮湿,桑疏晚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加密相册。密码是她们三人的生日,打开后却发现全是母亲偷拍的日常:桑疏晚在车祸康复期偷偷练习握笔,桑霁月在葬礼上把眼泪滴进蔷薇花盆,父亲在深夜对着母亲的设计稿发呆时,偷偷抹掉的泪痕在扫描灯下清晰可见。相册最后一页是母亲的自白:“我的刺早已长成你们的翅膀,而我的月光,永远落在你们的肩膀。”
桑家公益基金的第一所“月光工坊”在敦煌落成,桑霁月带着刺刺去剪彩时,发现工坊外墙用夜光琉璃拼出了她们的双生花图案。当地女孩们围着她,展示用骆驼刺编织的首饰,其中一个叫阿依的女孩举起银镯:“这里刻着你的名字,还有‘别怕’的维语。”镯子内侧,桑疏晚的设计稿编号与阿依的生日重叠,像被命运编织的绳结。
父亲最近在研究母亲留下的香氛配方,某天清晨,他敲开姐妹俩的房门,捧出一瓶新调制的香水:“前调是老宅蔷薇,中调是你们小时候偷喝的橘子汽水,后调……”他忽然红了眼眶,“是你母亲临终前病房里的薰衣草味。”桑霁月将香水喷在手腕,发现挥发后的纹路竟与母亲手稿上的荆棘图腾完全一致。
秋分那天,桑家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北极科考队的冰芯样本,里面封存着十万年前的蔷薇科植物dna。桑疏晚和桑霁月在实验室奋战三天,终于将其与发光蔷薇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