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盛夏,太阳仿佛一个巨大的火球,肆意地散发着炽热的光芒,将整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巨型蒸笼。街边的槐树在烈日的炙烤下,愈发郁郁葱葱,每一片叶子都绿得发亮,它们相互交织、层层叠叠,努力撑开巨大的树冠,为过往行人投下一片片斑驳清凉的绿荫。冰棍儿小贩们推着那老旧的木头车,走街串巷,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就像夏日里跳动的清凉音符,引得孩子们纷纷从家中跑出来,围拢在车旁,眼巴巴地望着冰柜里花花绿绿的冰棍,眼神中满是期待。
在傻柱和娄晓娥的餐厅里,热闹的忙碌景象与室外的炎热相互映衬。厨房内,傻柱系着围裙,额头上挂满了细密的汗珠,却丝毫不在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夏季菜品的研发中。为了让凉拌苦瓜的口感达到最佳,他如同一位严谨的科研人员,反复尝试各种制作方法。他先是把苦瓜切成均匀的薄片,放入滚烫的开水中,眼睛紧紧盯着墙上的挂钟,嘴里默默数着时间,试图找到焯水的最佳时长。“五、四、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迅速将苦瓜捞出,放入冰水中浸泡,让其瞬间冷却,以保持脆嫩的口感。接着,他又开始琢磨调料的配比,“这醋得再少来点,突出苦瓜本身的清香,可不能抢了风头。” 傻柱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小心翼翼地拿起醋瓶,缓缓往碗里滴着醋,眼睛紧紧盯着调料的刻度,仿佛在进行一场至关重要的实验。
娄晓娥则坐在餐厅的角落,面前的桌子上堆满了设计稿,她正精心挑选着夏季菜品宣传海报的图片。她时而眉头紧锁,拿起一张图片端详许久,随后不满意地摇摇头,将其丢在一旁;时而又眼前一亮,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找到了满意的素材。她拿起一支笔,在旁边的纸上写下几句生动的宣传语:“夏日炎炎,来一份清爽凉拌苦瓜,让你的味蕾在清凉中绽放”,然后又反复修改,将 “绽放” 换成 “狂欢”,再读几遍,觉得 “狂欢” 更能体现出菜品带来的独特体验,才满意地点点头。
就在他们满心期待着夏季特色菜品能再次火爆市场时,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一天,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顾客吃完凉拌苦瓜后,放下筷子,微微皱起眉头对傻柱说:“柱子,你这苦瓜是挺新鲜,食材没得说,可这味道怎么感觉差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