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清朝】
    乾隆四十年,扬州。
    一座幽静的园林里,几位老者正在品茶论医。案头摆着一本陈旧的医书,书名依稀可见:《济世医案》。
    \"这本医书真是奇特。\"一位老者说道,\"记载的都是二百年前的医案,但其中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到现在看来仍然超前。\"
    \"是啊。\"另一位白发苍苍的医者接话,\"特别是那位沈明轩的医案记录,处处体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智慧。据说他当年创立的"显微验方",现在都还在使用。\"
    园林深处的书房里,一位青年正在专注地研读另一本古籍:《白衣堂志》。书中详细记载了明代中期一个神秘医者组织的发展历史。
    \"先生。\"青年忽然问道,\"白衣堂真的像书中记载的那样神奇吗?\"
    老者放下茶杯:\"不只是神奇,更是影响深远。你可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医疗制度,都是源自白衣堂的创举?\"
    \"比如?\"青年好奇地追问。
    \"比如义诊制度、医者考核、药材标准化、医案记录规范等等。这些在当时都是革命性的创新,现在却已经成为常规。\"
    \"最神奇的是。\"老者继续说道,\"这些制度不仅没有随时间消失,反而越发完善。就像一条河流,源远流长。\"
    就在这时,一位游方医者匆匆而来。他从背囊中取出一个医具包,那是一个做工精巧的木匣,上面雕刻着\"济世堂\"三个古朴的字。
    \"这是祖传之物。\"游方医者说,\"据说是当年济世堂的标准配置,里面的工具设计巧妙,现在看来都不过时。\"
    打开医具包,里面的器具排列整齐:改良的望眼镜、特制的听诊器、精巧的手术刀、标准的量具每一件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
    【民国】
    上海,一间繁忙的西式医院。
    院长办公室里,墙上挂着一幅字画,画的是一位古装医者为病人诊治的场景,落款是\"济世为怀,医者仁心\"。
    \"知道吗?\"年迈的院长对年轻医生说,\"我们医院的很多规章制度,其实是从明代的济世堂传承下来的。\"
    \"真的吗?\"年轻医生显得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宝可梦:开局一只美纳斯和君主蛇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乾坤龙灵诡异降临,我觉醒了最强御鬼系统卖艺做慈善,塌房歌手创飞内娱!开局收9999个女帝为徒,你说我是渣渣治病加寿:她们都来找我了!守活寡三年,去军区离婚他慌了叶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