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轩坐在首位,翻看着手中的报告。二十多年前,他初到这个时代时,医疗制度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而今天,他们终于要为这场持续了二十余年的医改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请允许我先汇报一组数据。\"主持报告的是太医院年轻的主簿,\"过去二十年,我国:
医学院校增设三十二所,
培养医者过万人,
新建医馆两千余间,
编撰医书三百余部,
救治病患数以百万计。\"
听到这些数字,在座的人都不禁感慨。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亲身参与了这场改革,见证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成就的取得。\"主簿继续说,\"要特别感谢沈大人的"四项改革"\"
沈明轩摆摆手:\"不必说这些。我更想听听各地的具体情况。\"
于是,各地代表开始逐一发言。
\"江南地区医改大获成功。\"苏州知府站起来说,\"尤其是"医馆制度"的推行,让普通百姓也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现在每个县都有了标准医馆,每个医馆都配备了合格的医者\"
这正是当年沈明轩力推的第一项改革:建立标准化的医馆体系,改变过去游医散医的状况。
\"西北地区也有重大突破。\"一位边疆官员报告道,\"特别是"医教互通"制度的实施,让各民族的医术得到了交流融合。去年我们就收集整理了三十多种少数民族独特的治疗方法\"
这是第二项改革:打破医学壁垒,推动各派医术的交流互鉴。不仅包括中原各家学说,还包括边疆少数民族和海外医术的精华。
\"说到教育。\"太医院的教习接过话题,\"新式医学院的成效已经显现。第一批毕业生中,有三人已经成为太医院的主治,十余人在各地医馆担任要职。他们不仅有扎实的医术,更懂得活学活用\"
一位年轻医者站起来作证:\"如果不是新的教育制度,我这样的平民子弟根本没机会系统学医。\"
这正是第三项改革:革新医学教育。打破世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