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站起来,\"边疆地区的医疗网络已经初步建立。我们还与当地部族合作,学习和整理了不少游牧民族的特色医术\"
    这是白衣堂的一大创举:不再局限于汉地医术,而是广泛吸收各民族的医疗智慧。
    \"东海分堂禀报。\"一位年轻医者说,\"我们与葡萄牙商人建立了长期合作,不仅引进了新的医术和药材,还将我们的中医推广到了海外\"
    听着这些汇报,沈明轩不禁感慨。当年他们只是想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医者组织,没想到会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
    \"现在请济世堂思雨汇报医学院的筹建情况。\"张若兰说。
    思雨站起来,展开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医学院的基础建设已经完成,目前已经招收了首批学生三百人,其中有来自七个国家的留学生\"
    这个新式医学院是白衣堂最新的尝试。它打破了传统的师徒制,采用更系统的教学方式,还特别设立了理论研究和实验课程。
    \"除了常规课程。\"思雨继续说,\"我们还专门设立了三个特别研究室:
    一是针对疑难杂症的攻关小组,
    二是新药研发实验室,
    三是医书翻译与整理中心。\"
    \"我有个问题。\"一位年长的医者站起来,\"这些新式做法固然好,但会不会逐渐偏离我们白衣堂的初衷?\"
    这个问题引起了一阵骚动。确实,随着规模扩大,很多人都在担心组织会不会变质。
    张若兰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大厅中央,取下了墙上的一幅画像。那是白衣堂建立之初的情景:几个医者在简陋的医馆里为病人看诊。
    \"二十多年过去了。\"她说,\"我们的规模变大了,方式改变了,但有一样东西永远不会变。\"
    她指着画像中的场景:\"还记得我们的誓言吗?\"
    全场医者齐声诵道:
    \"白衣为民,济世为怀,医者仁心,永世不改。\"
    这简单的十六个字,是每个白衣堂成员入会时的誓言,也是组织的核心精神。
    \"去年冬天。\"张若兰继续说,\"北疆发生雪灾,我们的医者徒步三天三夜,只为了救治一个偏远部落的病人。这难道不是白衣堂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宝可梦:开局一只美纳斯和君主蛇重生:渣男的成长史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负鼎热痒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吴云肖雪燕都市医圣狂龙官场:破局后他成副秘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