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徐达松口,朱元璋登时便长出了一口气道:“天德,你放心,咱甭管咋说,也是任先生的救命恩人。“
“任先生也说了,他这条命是咱给的。”
“咱也算是任先生半个长辈。”
“父母之命媒的之言,这事,咱定了!”
纵然徐达的心里有万般不舍。
但朱元璋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徐达最终也还是不得不接受了下来。
犹豫良久之后,徐达还不忘在一旁补充道:“哥,那咱闺女可不能急着嫁,咱还想在留两年。”
朱元璋的脸上登时便浮现出了一抹鄙夷。
“成成成,留,咱让你在留这宝贵闺女几年,这亲事定下了,咱就放心了。”
直到此时,朱元璋心中的那块大石头,才算是彻底的放了下来。
什么道士、木匠的,总算是跟咱大明没有关系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朱元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整肃朝纲上面。
随着胡惟庸的倒台,朝堂上朱元璋变法彻底没了掣肘,除了每天菜市口都会砍两个人之外,金陵城反而安定了下来,一切都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着。
尤其是今科会试,大量的学子齐聚金陵,大量的流动人口,带来的是大量的消费。
金陵百姓兜里的腰包也随之鼓了起来。
除此之外,这场科举更是所有的金陵百姓都在关注的大事。
因为朱元璋已经无数次的告诉过他们。
这一次,朝廷是要真正的选拔出,全心全意为天下百姓服务的官员。
这一科的进士,都将会以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为己任!
这可比那些平日里满嘴之乎者也,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腐儒们,更能吸引这些百姓。
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银子!
就在万民期待之中,这场前无古人的会试也彻底的拉开的帷幕。
无数的书生在百姓的目光下,走入江南贡院。
不过毕竟是第一次科举变法。
朱元璋没有大刀阔斧,而仅仅是对考试内容做了修正。
考试流程以及录取人数,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所有的书生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