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明孝宗独子,而且明孝宗又是唯——夫一妻的天子。
朱厚照的家庭结构,很容易赢得任以虚这一代人的好感。
加之朱厚照洒脱的性格更加讨喜。
但真实发生了的事情就是发生了,史书上记载的非常详细。
不仅仅是在大明的史书,西域的一部分史书上也有记载。
“明朝有好几位皇帝“君死有疑”。
“但是除了泰昌帝的红丸案之外,最为诡异的莫过于朱厚照的驾崩了。“
“朱厚照死前,曾经数次要求更换太医。”
“但是均被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拒绝。”
“朱厚照虽然没有子嗣,但是后宫可是有夏皇后跟张太后这两个人在的”
说到这里,任以虚的话戛然而止。
这个意思已经非常的明确了,朱厚照倘若无子而崩,等待着这两人的下场是毋庸置疑的悲惨。
因此朱厚照更换太医的要求,首辅杨廷和不答应是没有用的。
倘若夏皇后、张太后有一人站出来说话,都绝对可以改变这个结果。
但是没有人站出来,所有人都默认了这个结果。
想到这里,纵然是朱元璋都不由得觉得有几分毛骨悚然了起来。
想都不用想,当时后宫,内阁的所有人,都在等朱厚照死!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出现这种事情只能说明。
如果朱厚照不死,就会发生比让夏皇后,张太后,被打入冷宫,还要可怕的事情发生!
而当时被朱厚照笃信的天方教,就极有可能是原因之一!
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
比如中原的士绅,在有些时候的底线也是非常正面的。
每每有外来宗教传入中原之时,便会由这些士绅驯服。
其中最为激烈的,其实就是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
看似是四个皇帝,但是历朝历代的所谓皇帝,其实就是地主乡绅的代言人罢了。
之所以这几个皇帝的政令,得以顺利实施。
其本质就是,当时中原的士绅察觉到了,刚刚流入中原的佛教,大有涌入朝堂的趋势。
如若放任不管,士绅的利益一定会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