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书生不像是寻常的佃户。
    虽然世人常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句话是不是真的,朝廷能不知道吗
    有几个朝代不是在这些“失意文人”的帮衬下打下来的
    秦之商鞅,汉之张良,唐之黄巢,乃至于本朝的诚意伯刘伯温跟韩国公李善长,哪个不是失意文人
    且不说他们造反成没成,随便按照黄巢那个动静闹腾一下,那大明也受不了啊!
    纵然是几百年后那个,从辽东杀进长城的女真人,那也是有了范文程这帮“穷秀才”才有了跟大明逐鹿中原的本钱!
    察觉到这个现象之后,刑部不敢有丝毫的耽搁。
    赵凯旋即便将此事写成了奏章,递送给了朱元璋。
    看着赵凯送来的奏章,朱元璋也不由得警惕了起来。
    历朝历代开科取士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真的像是世人所说的那样,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那这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是傻子吗。
    他们既然这么废,为什么还要每个月给他们发几十斤粮食,招揽他们来治国
    眼下唯一安抚这些失意文人的办法便是,重新独尊儒术。
    但是这样一搞,朱元璋的变法,也就几乎是形同虚设了。
    改来改去什么都没改,这法还变个什么劲儿
    奉天殿上,赵凯正面色凝重的看着朱元璋低声道:“自陛下降旨变法,革新科举以来,京中不法之事与日俱增。”
    “臣掌刑部,此事不得不察,自上月以来,京中血案较前月又增十七宗。”
    “失意秀才往往云集酒楼茶肆,或与人口角,或聚众滋事”
    朱元璋面色凝重的看着赵凯问道:“那赵爱卿的意思是”
    奉天殿上的空气顷刻之间便凝滞了下来,赵凯的额头上也不由得冒出一丝冷汗。
    自从朱元璋宣布变法以来,这下手就越来越没轻没重了,以前御史言官们劝劝还管用。
    现在若是惹恼了朱元璋,自己这条老命基本就算是交待在这儿了。
    赵凯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惶恐,最终跪倒在地怅然道:“老臣断无非议变法之念,但京中书生之事不得不察,若长此以往,必将生变”
    赵凯是老臣,而且并不是清流出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海岛军嫂美又飒,高冷少校领证了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茶室通兽世,她靠茶艺抚慰毛茸茸暴躁君主官道之绝对权力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重生新婚夜,清冷夫君把我宠上天京圈太子爷视我如命,一吻成瘾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风流小仙医替嫁成宠:疯批老公请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