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大笑得脸庞都僵硬了。
贾宝玉扭头看了宅子一眼,那厮竟然不露面,肯定嫉妒得歇斯底里,把家里砸得破烂呢。
……
跟晴雯折腾了一夜,翌日清晨,贾环神清气爽。
刚进官署,秀才就来了。
“老大,一桩小事。”
“说说。”
秀才汇报:
“有人向祈安房卫所检举,这次京师院试,可能存在泄题。”
贾环放下茶杯,随意道:
“派一位总旗彻查。”
对他而言,院试录取秀才只是小事,主考官最多是翰林院的庶吉士,临时担任学政。
但案子落在卫所,管还是要管,科举乃是大乾国策之一,绝不容许舞弊现象。
“老大,检举人要见你。”秀才说。
反正无事,贾环颔首道:“让他过来。”
半盏茶后,一个青衫士子走进官署,恭敬作揖道:
“拜见贾大人!”
贾环审视着对方的脸庞,总觉得有些熟悉。
他想起来了,就是这位读书人跪在锦衣卫衙门喊冤,亲姐姐含冤而死,当时自己还是总旗,亲自侦办吴员外杀妻案。
“是你?”贾环给他倒茶。
士子受宠若惊道:
“没想到贾大人还能记起在下。”
贾环问:
“你也参加了院试?可有喜讯?”
“回禀大人,在下中了案首。”士子神色如常,不骄不躁。
他的目标是这届科举的状元!
贾环眼神赞赏:
“不错。”
京师院试的问鼎者,只要不出意外,至少是两榜进士。
“说说泄题。”贾环切入正事。
士子正色道:
“在下无意偷听到,一小撮考生提前得知试题。”
略顿,他作揖施礼道:
“其实跟在下无关,但京畿秀才名额就三百三十二位,有人靠着卑鄙手段挤进录取名单,就有无辜者落榜,也许功名是他们改变贫穷命运的唯一机会!”
“在下只认识贾大人,所以恳请大人为无辜学子讨一个公道。”
贾环盯了他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