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将来必成大器!”一位素来严苛的老臣捻着胡须,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嘴角也难得露出一丝微笑。
“是啊,是啊!如此人才,若在以往,恐怕早就被埋没了!”另一位官员连连点头,
“郑王殿下真是慧眼识珠啊!这新制度,当真是利国利民!”一位年迈的大臣感慨道,他老迈的
随着新选拔人才的杰出表现得到认可,八成以上的学府也纷纷表示愿意按照新制度培养学生,大唐的教育体系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朝堂上,官员们对郑逸的赞赏之声不绝于耳,他们纷纷感叹新制度的伟大之处,郑逸的改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站在金銮殿外,郑逸的眼眶微微湿润,他仰头望着湛蓝的天空,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感动涌上心头。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他和夏婉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
他仿佛看到大唐在不久的将来,人才辈出,国力强盛,一股淡淡的荣耀感在他心中蔓延开来
这一刻,郑逸感觉自己站在了人生巅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让他热泪盈眶。
他知道,他为大唐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他为自己,也为这个时代,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胜利,更是整个大唐的胜利。
然而,就在郑逸沉浸在这份巨大的喜悦之中时,他心中却隐隐生出了一丝担忧。
新制度实施初期,一切看起来如此美好,但这是否代表着它就完美无缺呢?
他不知道,未来还有什么挑战在等待着他。
人才选拔考场外,新一批的考生正等待着入场。
郑逸默默地注视着他们,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神情。
“郑王殿下,这一次的新生看起来都很有朝气呢。”孙学府院长看着排队的学生,捋着胡须说道。
郑逸微微点头,目光却穿过人群,看向远处。
“是啊,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