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轴承的温度出现了轻微的上升趋势,虽然还在正常范围内,但需要密切关注。”监控中心的技术人员报告道。
赵飞扬和刘祖训迅速分析数据,试图找出温度上升的原因。
“可能是润滑系统在高速运行下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要对润滑脂的性能和供给方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刘祖训说道。
团队又投入到对润滑系统的研究和改进中,他们与润滑剂研发专家合作,开发出一种专门适用于新型轴承的高性能润滑脂,并改进了润滑系统的设计,确保润滑脂能够在复杂的运行环境下稳定地供给到轴承的各个部位。
经过再次改进后,新型动车组轴承进行了第二次装车运行测试。这一次,列车在试验轨道上持续运行了更长的时间,各项监测数据都保持稳定。
“看起来这次情况好多了,我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赵飞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但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都顺利的时候,在一次高速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了一阵异常的振动。
“立即停车,检查轴承!”刘祖训大声喊道。
列车缓缓停下后,团队成员们迅速对轴承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经过仔细排查,发现是由于一个微小的装配误差,导致轴承在高速运行时出现了局部受力不均的情况。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装配工艺和质量检测流程。”赵飞扬严肃地说。
经过对装配工艺的严格规范和质量检测流程的强化,新型动车组轴承又进行了多次的运行测试。每一次测试,团队成员们都如临大敌,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
国际铁路技术交流会上,赵飞扬和刘祖训代表团队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我们的新型动车组轴承经过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实验室测试和实际装车运行测试,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它能够适应我国动车组高速、长时间持续运行和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赵飞扬站在讲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