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3)页
已不在人世。
    斛律金始终缄默不语,厍狄干尤为不平,语气含沙射影:
    又一人虚声:“侯景身居司徒,好端端的怎么会反?我看,都是因为那些汉人文官,挑拨离间。”
    “对,那些文官又不打仗,整日只知道挑人毛病,不是弹劾边将,便是攻讦勋臣,这样下去,若武将心难自安,又如何誓死效忠?”
    韩轨便直接挑明:
    “大将军,为今之计,就应处死崔暹,侯景离叛,司马世云以城响应,多少是因忌惮崔暹之故,若杀崔暹谢罪,再好生安抚侯景或许还有缓转余地,不然真引来西贼,侯景可不比高仲密,还请大将军权夺。”
    不少武将纷纷起身附和:“还请大将军权夺。”
    高澄以手支颌,强压着怒意听了半天,他当然知道侯景反叛,可不是因为崔暹。
    目光扫过杜弼,陈元康等人,他们此时也是缄默不语,但平叛之事还指着这武将,不免权夺起来。
    陈元康看到高澄眼神正望着自己,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示意不可允诺。
    高澄回过神色,面色骤然阴沉,肃然起身,一言不发大步离开,众人这才噤若寒蝉,面面相觑,也不知高澄究竟如何打算。
    陈元康急忙跟了出去,驱进高澄身侧,小声问道:“大将军,您如何打算?”
    “如何打算?刚才在厅内,你怎么不说话?现在却跑来问我?我看啦,也只有杀了崔暹不然谁肯披甲出征?”
    高澄步履一转,径直进入议事厅东侧的军机堂。
    陈元康疾步跟随,说道:
    “大将军,不可!如今四海未清,由需纲纪严肃朝廷内外,若是为了取悦少数几个外驻部将,便枉杀无辜,这般亏废刑典,当初将军所行整肃之政,岂不枉费,到时何以下安黎庶?景帝错杀晁错乃前车之鉴,即便杀了崔暹也不能平叛,将军还请慎之。”
    听陈元康一番言论,高澄缓缓落座,只微微噘嘴:“你说的我知道就不该让这群莽夫聚在一处议事得逐个击破,你去告诉他们,今日议事作罢,先把韩轨给我叫过来。”
第(3/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爹爹开门,系窝呀!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我为太子!退婚被拒,奇运加身,被废躺平的我只好逆袭最狂邪医狂龙下山,美女总裁倒追我两界互穿,谁说牛马成不了仙?武极第一婿诱哄复婚失败,前夫哥急红了眼我邀请万界人物成为第四天灾!李天命沐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