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终究是要嫁人的,镇海王的基业也不再姓陈。
就算将来郡主驸马是赘婿,那其实也就是名头上好看些,本质上镇海王府还是改了姓。
如果终生不嫁,那更好,镇海王府直接断了传承。
但现在,镇海王膝下是一儿一女,有了下一代传承。
难道李长风心里就这么放心?
大家都知道,天家和二王有兄弟情谊。
不过,兄弟之情比起那最高权力,算个屁!
就算皇家的亲兄弟,还为此打生打死,更别说他们还不是亲兄弟。
李长风问道:“那你觉得朕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天家,您就别为难我了,奴婢实在是不懂治国之策。”
李长风指着思难,无奈笑道:“思难呐,满朝文武无一人可得相国传承,苏靖平都差了许多,倒是你,朕看着学了个七八分了!”
思难赶忙下跪,“天家恕罪,思难所说句句属实,不敢欺君。”
从个人角度来说,思难觉得陈德并不会造反。
以他对李长风的了解,满朝文武这次恐怕还是赌输了
这事,说到底还是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满朝文武担心,是因为他们乃是当局者,他们担心陈德真的造反,影响他们自己。
京都百姓担心也是同样的道理,大战一起,大家可就过不上现在这种好日子了。
附属国还有一些远离京都的百姓就算知道了这件事也只会恭喜镇海王,并不会想那么多。
镇海王造反还真不太能影响到他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造反的可能性非常小,小到只有镇海王抽风了才会造反
思难算是半个旁观者,他也能看清。
但是,看破不说破
他要是说镇海王不会造反影响了李长风的判断,到时候镇海王万一真的抽风了,李长风不得一刀就把他砍了?
李长风并没有为难思难的意思,“起来吧。去把老大给我叫过来。”
大秦统一中原,拿下蛮庭和野人,至今还没有定下储君。
不过,这储君之位应该悬不了太久就该定下了。
近期,李长风对诸位皇子的考校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