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雪晴:“行了。你这么说我们也记不住,你写在纸上列个表贴库房的墙上,天天看着不就熟悉啦。”
好主意!华子当即找了张大牛皮纸,用毛笔列了一张俗称——中药名表。
威灵仙——山辣椒秧、短毛独活——黑瞎子芹、茜草(根就是鸿茅)——拉拉蔓、薤白——小根蒜,还叫大脑嘣儿、萝藦——老鸹瓢儿……
中草药未必都是菜,但是山野菜都是良药!能治病更可以疗贫。
有毒药材必须明确标注出来,那玩意弄混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老旱葱——藜芦(毒,很像山糜子)、北乌头——山茼蒿(毒)、北重楼——七叶一枝花(毒)、天南星——长虫苞米(毒)……,都有毒性。
华子必须让二妞和米雪晴明白,那些能卖钱的山野菜都得说成中药材。收购的时候只能说学名。如果说本地对山野菜的俗称,用不了多久收购山野菜投机倒把的事儿就得暴露。
但是这种对照表不能列在墙上,他给两个人抄了一个小本子。
最值钱的有,猴腿(山珍之王,蹄盖蕨菜、绿茎菜)、牛毛广(野生薇菜)、黄瓜香(他还有个奇怪的名字叫广东菜,医书上叫荚果蕨)、山糜子(小米菜、九层楼)、猫爪菜(展枝唐松草,空心的叫牛波罗盖儿)、山荞麦芽、龙须菜、水蕨菜、旱蕨菜、毛蕨菜、刺老芽(楤木的嫩芽);嫩玉竹、嫩牛蒡等她们都采来当山野菜。
当时根本不值钱,可是几年之后都成了抢手货。药食同源,对华子来说那就是滚滚财源!
第一个来卖药材的却不是采药的,是种药材的岳友国。三斤金银花,十五斤瓜蒌根(中药叫做天花粉)。
华子告诉米雪晴,第一份开张买卖,按县里大库的价格收购。一共七块五毛钱。如果在廖永刚当队长那时候,这是一个壮劳力三个多月的工分儿值!
华子问老岳:“姐夫,你对山野菜山药材这么熟悉,怎么不跟我们上山采药?光靠小院子种那点,收入不多呀。”
岳友国:“我不敢干,我老婆也不让干。”
米雪晴:“那为啥呀?哪家女人害怕自家男人勤快?”
岳友国:“我是摔怕了,她是吓怕了。田淑云就是在山外边挨饿,跟着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