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额娘一心向佛,今日,为何非要置熹贵妃于死地?”
太后看着他背影稍显佝偻,早已不复当年挺拔、意气风发的模样,她眼中满是感慨与无奈。
“皇帝,你应当知道哀家眼中为何容不下熹贵妃!”
皇上转过身怒视着太后,“就因为朕宠她,将皇后的宝册与宝印给了她,皇额娘怕终有一日,朕即便不会废了乌拉那拉氏的皇后之位,也不容她登上太后之位,所以皇额娘才急着除掉熹贵妃是吗?”
“不错!哀家是有这方面的担忧,可哀家更怕她魅惑皇帝,让皇帝沉溺于美色而忘了朝政,哀家怕这大清的江山毁在你的手中!咳咳……”
皇上满眼无奈,“儿子今日不过是一时来了兴致,留贞嫔与康常在一同服侍,如何就沉溺于美色忘了朝政?儿子这么多年来,勤勤恳恳不敢有一丝懈怠!”
“这大清的江山在儿子的治理下,更加繁荣昌盛,这些皇额娘都未看在眼里,反而是儿臣偶尔放松一下,皇额娘便觉得儿子荒废朝政,是不是在皇额娘眼里,这皇位的继承人始终不该是儿子?”
“哀家若是不承认你,又如何会尽全力辅佐你登上皇位?咳咳……皇帝,哀家是怕你被那熹贵妃迷了心智!”
“你自己好好想想,自从熹贵妃进宫,这宫里有过一日太平吗?眼看着老十七就要回京,若等他们二人联手那一日,你便回天乏术了!”
太后痛心疾首地看着皇上,“哀家知道你不忍心处置熹贵妃,所以哀家替你出手,哪怕你怪哀家,哀家也要这么做!皇帝,哀家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为了大清江山永固,等日后你便会明白哀家的苦心啊!”
皇上眉头紧蹙,沉声说道:“皇额娘,你觉得儿子会被美色误国,其实是你打心里便不信儿子,不相信儿子能做个好皇帝!纵然儿子不止一次和您解释,儿子有把握、有能力将熹贵妃和老十七都握在掌心,可你依旧不信儿子!”
“熹贵妃入宫后,宫中是发生许多事,可有哪一件事是她主动挑起?都是有人加害于她,她做的一切不过是出于自保!自从乌拉那拉氏被幽禁在景仁宫,这后宫可还出现过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