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6)页
来说,这个时代医学并不发达,像脑出血,脑梗一类,或者心脏病冠心病一类的突然没了,或者活不到长寿的人家的子女,都是比较不受偏爱的。
    而张瑞峰家里的血统还不错,老一辈就挺长寿的。老张头遗传的也挺好,今年都已经八十三岁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八十三岁,已经是特别高龄的人了。
    像东北这块,有句俗话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这句话其实说的应该是这两个特殊年龄,是有坎的。
    因为这里大多数的人,都是山东的人,是当初逃荒过来的。那边都是礼仪之邦,所以特别崇尚儒家文化。儒家文化里的二圣,也就是孔子和孟子,正对应的就是活了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
    既然圣人才活了这么大,普通人自然不应该超过圣人的寿命,才是对的。
    故而有了这句谚语。
    当然了,其实人们这会并不是特别尊重孔子,一直称呼孔子为孔老二。
    其实,这是一种更为“亲切”的称呼,虽然大多数人在这个时代都批评过孔子,但是不得不说的就是其实孔子在人们,起码在当地是很受尊崇的。
    老张头也知道自己命里有个坎,到了赵春妮家里,看见赵廷绪便说道:“哈哈哈哈。亲家来了,我就说我今年命里有个坎呢,没想到你来了。”
    赵廷绪自然也知道老张头是开玩笑呢,便也笑着说道:“哼。我这不怕你有坎,过来看看你。看你能不能活到明年了。”
    “够呛呀。明年都八十四了,老阎王不招呼我去,我也得自己去报道了。咋也活不过孔老二。”
    “哈哈哈哈。”
    两个人就这么说笑着,进了屋子。
    赵廷绪其实挺怕麻烦,自己来亲闺女家里,人家亲家亲自过来陪着,虽然说也是礼数上应该的,但是毕竟也会挺麻烦的。
    进了屋,老张头说道:“来来来,亲家,你坐炕头。”
    “那可不行。”赵廷绪笑着说道:“我岁数不到呀。我坐炕头可不中。这个炕头,还是得你压着。”
    东北这个地方因为温度的原因,比较冷。农村的土炕成了冬天里最常见的取暖的设备了。
    土炕即可以生火做饭,又可以取暖。
    而炕头成了最暖和的地
第(4/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嫁东宫,当细作,这江山你快夺!狂发百亿订单,总裁只为锁定我我在玄幻世界开直播最狂邪医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四合院:喜提巴掌之力,我不装了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娘娘醒醒:宫斗开始了!我助她成为霸总,她却转身不要我了谍战1937:开局血洗特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