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斯布鲁克被吕喆死死限制,难以强行进攻的情况下,杜兰特的球权利用率,直接飙升到了惊人的程度,几乎快要接近50!
上半场比赛,杜兰特一人就出手了17次,投进了其中的9球,其中包括3记三分球,高效砍下22分,撑起了雷霆队进攻端的半边天。
即便是在尼克斯队整体防守提升的情况下,杜兰特依然能够保持如此高效的得分,其个人能力的恐怖之处,可见一斑。
下半场比赛开始后,雷霆队在詹姆斯·哈登的组织下,开始反扑。
哈登和杜兰特联手带领雷霆队的替补阵容,对尼克斯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雷霆队掀起一波进攻高潮,一度将比分差距缩小到只剩6分,比赛的悬念,再次被拉了回来。
关键时刻,尼克斯队主教练肯尼·阿特金森果断请求暂停,将吕喆等首发球员,重新换回场上,稳住局势。
吕喆重新登场后,在威斯布鲁克暂时下场休息的情况下,吕喆将防守目标,锁定在了雷霆队的另一位核心人物——詹姆斯·哈登身上。
吕喆的防守策略非常明确,就是要死死限制哈登的进攻,掐断雷霆队的反扑势头。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詹姆斯·哈登在吕喆的严密防守下,顿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吕喆的防守,既聪明又凶悍,简直让哈登难以招架。
说他防守聪明,是因为吕喆总是能够精准地预判哈登的意图,提前站位,卡住哈登的突破路线,让哈登的进攻选择变得非常有限。
说他防守凶悍,是因为吕喆在防守端,展现出了惊人的身体对抗能力和侵略性。
在一个回合中,哈登刚刚接到队友的传球,还没来得及运球到前场,就遭到了吕喆的贴身骚扰和紧逼防守。
吕喆死死缠住哈登,不断用身体对抗,干扰哈登的运球节奏,让哈登运球都变得异常困难,举步维艰。
好不容易运球来到前场,哈登试图突破,但却发现,无论他尝试任何变向,任何节奏变化,都无法摆脱吕喆的防守,突破路线被完全封死。
几次强行突破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后,哈登被迫停球,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