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用孟承宣再三请求,蜀军一方也是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若是继续北上支援,元石县防御空虚,孟承宣的叛军多次战败,军心、士气都已经跌落到了谷底,没有了多少战力,等于只有5000人驻守在元石县。
面对左武卫3万残兵的攻击,蜀军倒是有足够的信心坚守一段时间,可他们并没有忘记,在永宁府还有8万右武卫,若是他们杀到元石县城下,城破是必然的事情。
没有了元石县,他们就要陷入到武安军和右武卫的两面夹击之下,失败更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因此元石县不能陷落,不能落入左武卫或者右武卫手中。
要守住元石县,北上支援的兵马就必须要返回,也就无法支援武治县的守军,甚至也无法威胁到原安县、阳武县的武安军,局势对他们将会越发不利。
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让蜀军慢慢去琢磨、思考,离开元石县不过100余里的蜀军部队,立马掉头南下,重新回到了元石县,加强了防备。
发现元石县的驻军恢复,左武卫大将军也知晓没有机会攻破县城了,可也没有选择退兵,而是在城外30余里处扎营,就这样僵持下来。
谁都不傻,很是容易就能够分析出左武卫的心思,无非就是等待右武卫的主力到来,或者说等待金林府局势生变,让他得到一个绝佳的攻击机会。
元石县的驻军因为左武卫的兵压,不敢离开,能够威胁到武安军的也就只剩下驻守在武治县的万余兵马了。
可武治县如今也是被原安县和府城夹在了中间,要进攻原安县和阳武县,兵力少了可不行,至少要出动8000多人,可如此一来,武治县的驻军兵力就只剩下了2000多人。
就这么点兵力驻守,若是府城的守军杀出来袭击武治县,可坚守不了多长时间,估计几日工夫就要被攻破县城,被切断后路,出城的部队也要陷入危机之中。
元石县、武治县两地的蜀军都迫于形势不敢轻举妄动,若是不想看到武安军在金林府纵横捭阖,那么就只有让北上支援的2万兵马掉头南下了。
不管如何不甘心,在当前的形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