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需要我亲自掌控飞行的时候,我可以将这项工作交给星尘智能系统。它会完美地处理所有的飞行任务,只有在逃命或应对紧急事件时,才需要我亲自上阵。
在浩瀚的宇宙征途中,我也曾尝试触碰那超光速的边界,体验了半个小时间的极致刺激。当飞船毅然跃入熵力通道,周遭世界仿佛被柔和的迷雾所吞噬,一切物质与星辰尘埃皆化作朦胧的幻影,犹如在无尽的数字海洋中遨游。这体验,既神秘又令人沉醉。
然而,超光速之旅对神识与内力的要求极为苛刻,即便是现在的我,也只能勉强支撑这半小时的壮举,极限之处,不得不将归途托付给星尘号那精妙的智能系统。从启程到返回,整个测试飞行跨越了三个多小时,我对这艘名为“星尘号”的探索飞船——星跃探索系列的一员,已渐感熟悉且钟爱有加。它不仅是工具,更是我宇宙征途中的忠实伴侣。
怀尔德先生还悉心指导我如何以自身领域温养飞船,仿佛为这艘钢铁巨舰披上了一袭无形的能量外衣,让飞船能深深感受到领域内虚空能量的脉动,从而更加稳健地在星际间穿梭。每一次与星尘号的互动,都加深了我对这浩瀚宇宙的理解与敬畏。
在我细细琢磨并铭记了所有安全守则后,他们便踏上了归途。最终,我以一万枚黄色能量币为代价,购得了流沙星系的详尽星图。这份星图成了我的指路明灯,确保我不会莽撞闯入星系文明的腹地,从而避免那无法预知的险境。他们的巨型运输飞船,速度飞快,转瞬间便消失在视野之中,唯余一道模糊的痕迹。幸运的是,我的飞船配备了先进的雷达系统,能探测周围十光年的动静。尽管这虚空雷达似乎是个简化版——宇宙文明中真正的虚空雷达能覆盖近万光年的广阔空间,而我的却只及十分之一——但对我而言,这已绰绰有余。毕竟,我的直接攻击范围尚未扩展到那般广阔。
在浩瀚的虚空中,我指挥着星尘号缓缓靠近我的飞龙号,宛如两艘宇宙巨舰的交响曲。我让智能工程机器人执行一项艰巨的任务——将飞龙号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