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着吉祥如意,美满和谐之意。
“多谢各位父老乡亲捧场,大家一起高兴!”裴府管事一把一把地撒喜钱出去,黄铜板哗啦啦地下雨,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的百姓们,争先恐后地弯腰捡钱。
捡到铜板吹个响,张嘴说两句通俗的祝福话。
裴景一袭正红新郎服,头戴乌纱帽,露在外的脖颈和脸,皆是如玉般的白,他身形颀长挺拔,双手并拢,左右拜礼走进门内。
“秦尚书,这是心疼孙女婿,舍不得让喝酒啊。”
宴宾堂,一群男宾客笑哈哈地逗趣,眼神在新郎官和秦尚书身上过渡,调侃他对新郎太手下留情。
秦尚书穿着便服,暗红色的锦袍,绣着如意纹,他鬓发花白,精神矍铄,眼睛里透出些薄光,叹笑道:“三百六十行,各有各擅长!”
“老夫可不是放水,宴深之才,不展示一番岂不可惜。”
走到这位披红的青年面前,秦尚书笑得见牙不见眼,脸上的褶皱都充满喜气,叮嘱小厮,“点香,一炷香燃尽前,作三首催妆诗吧。”
对宾堂里要为难新郎的客人算作交代。
哗哗掌声如潮,众人含笑,目光落在这位登科及第的新郎官身上。
裴景玉白的脸上神情不变,只唇角微微上扬,儒雅谦和地躬身,对秦尚书道:“晚辈自当尽力。”
小厮笑嘻嘻地捧着瑞兽香炉,上插一支细细的香柱,柱头青烟袅袅。
裴景温和地点头致意,一转身,四名系大红花的家丁,各自捧着笔墨纸砚。
裴景同样与他们见礼,左手拉过袖袍,右手从容地提笔蘸墨。
“出了!出了!第二首催妆诗!”
闺房之中,红烛,喜字,满眼皆是红,刺绣并蒂莲的盖头,正搁在梨木盒里,姜晚笙眼一抬,侍女们一个传一个,将催妆诗送到她手中。
细嫩的指尖触着桃花纸,还能感触到一些余温。
姜晚笙头顶凤冠,沉得厉害,未及细看,外头又一名小厮跑进来,举着纸张大喊,“第三首来啦!”
喜娘站在椅子后,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