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为了自保,一不做二不休,给皇帝用了一种来自西域的毒药。
让其处于半梦半醒,神情恍惚的状态。
后党为了绝其后患,更是假传圣旨,派人诓来太子,设计将太子谋害于皇城之内。
两人本以为,这下可以将肖皇后所生的七皇子推上皇位,继位把控朝野。
于是他们放出了皇帝病重,立七皇子为皇储的消息。
谁想到这一下,在朝堂之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七皇子立储君的事情,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强烈反对。
以左相为首的文臣集团,力主自古长幼有序,太子亡故,就该立二皇子为皇储。
而且这位二皇子在民间常救济落魄文士,颇有贤名。
但这二皇子却有个问题,那就是生母只是一名宫女,身份只是庶出,按大梁律很难立为皇储。
而大梁以辅国将军郑天雄为首的勋贵集团,则力推三皇子继承储君之位。
原因无他,三皇子的母亲荣贵妃出身勋贵名门,与大梁勋贵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现在的上京城中,皇帝中毒已深,成了庙里的木胎泥塑不能理事。
后党想推肖皇后的七皇子立为储君,却遭满朝文武的反对。
文官集团推崇的二皇子,却因庶出,极难被立为皇储。
而勋贵想拥立的三皇子又被其他两党反对。
一时间,在这上京城内,以立储为目标,三方形成了相持之势。
现在最活跃的是以左相蔡宏文为首的二皇子一系。
这些文臣,以科举同年,门生故吏相勾连,形成了所谓的文德党。
这位二皇子陈敬宣虽为庶出,但目前却是众皇子之首,而且也极为善于收拢人心。
这些文人又极为善于造势,在朝野民间大肆鼓吹二皇子的贤明。
一时间,二皇子在民间立储的呼声极大。
比起靠文臣吹捧的二皇子。
三皇子的优势就是勋贵的支持。
以辅国将军郑天雄为首,朝中勋贵把控着上京附近六州郡府兵的兵权。
只要他们一声令下,轻易就可以调动三万兵马。
后党真要是强行让七皇子立储继位,恐怕马上就要面临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