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痴痴地听着,汉王如此变本加厉加害于他,他还要为他说情,若仁义至此,也未免愚蠢了!那么,他是出于真心呢,还是在做样子?永乐生性多疑,遂继续怒道:“且不说他往日的所作所为,就是前日指着朕的鼻子骂,就是大不敬,此等逆子若得宽宥,我大明何谈以孝治天下?”
“父皇和高煦都在气头上,话赶话赶到那儿了,言辞过激也在情理之中。有父子的亲情在,他才敢如此胆大。儿臣想,即使父子刚刚吵过,假定今日上阵,高煦仍会像过去一 样拼死保卫父皇,父皇不信吗?”
还有什么可试的,这高炽的仁厚几近于痴,欲置他于死地的弟弟他是真心倾心维护啊! 而高煦呢,一点不知感恩。永乐看得出来,南京所发生的事,高炽一点也不糊涂,他一句话不说,于理不通,于亲情却透着无人可比的仁爱、大气和大度。
这个傻儿子!永乐爱怜地端详着皇太子,他忽地就发觉,他的身体也没有过去那样蠢 笨了,人也可爱了许多,遂有了以心相托的冲动,脱口而出道:“他私募军卒,自封为天策上将,你不知道吗?天策上将是谁,就是当年的秦王李世民,他以唐太宗自诩,把你当成了废太子李建成。”
“父皇博古通今,历代典章故事烂熟于心,”高炽低头沉默了一下,诚恳地说,“古来为争皇位而父子兄弟相残之事历历在目,数不胜数,故父皇心焦。然儿臣以为,能否承 继大统还有天意,并非全为人力所为。我今日虽为太子,若天意所归,来日高煦做了皇帝 我也一样真心拥戴。儿臣常常想,父皇只有三个儿子,瞻基只有两个叔叔,兄弟若不相容, 做长兄的对不起父皇,更对不起列祖列宗。”
大仁大智的仁者无敌!难怪在高炽离世后,儿子瞻基和大臣们给了他“仁宗”的庙号和“昭皇帝”的谥号,他用他的“仁”打败了高煦、高燧等所有明里暗里、意图夺嫡的凶险对手;用他心中的“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