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相比于曹孙刘三家,这位老兄虽名声不显,李善长却很欣赏。
“刘表单骑入荆州,设下鸿门宴,铲除宗贼,安定地方,功劳自然不小。”
“可他和孙权一样,身边环绕着世家豪强,守业有余,但只能偏居一隅,难有大的作为。”
“那祖上四世三公,门庭显贵,曾坐拥北方青徐幽并四州的袁绍,袁本初如何?”
“哈哈,袁绍色厉胆薄,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早有定论!”
“同时期的曹丞相,应该比我们更了解他!”
“那与袁绍同族,曾称霸淮南,兵精粮足,袁术袁公路呢?”
李善长撇了撇嘴,表示不屑一顾。
“袁术志大才疏,急功近利,抢先称帝,却遭到各路诸侯围攻,逃不过兵败身死的命运,沦为冢中枯骨!”
“整个汉末乱世,他顶多是二流货色!”
一问一答,两人似乎忘记了时间,桌上的酒,早已喝光了四五壶。
见难他不住,罗贯中决定使出杀手锏。
“先生见解独到,在下佩服!”
“我接下来要说的人,论智谋才干,足可比肩萧何、张良。”
“身受先主重托,不忘知遇之恩,穷尽生毕生精力,兴兵北伐,最终客死五丈原,留下千古遗憾。”
不等他说完,李善长已经有了眉目。
毕竟,诸葛大名垂宇宙,三姑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有几人没听过的?
别说汉末三国,就算把历朝历代的臣子都算上,人家都是首屈一指的贤良大才,深受后世追捧。
能进武庙的选手,哪个没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