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王克还安排了一支精锐部队沿途护卫。
这支部队纪律严明,警惕性极高,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以防满清小股部队的偷袭。
这条补给线,承载着明军的希望,是明军的生命线,王克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个环节都亲自过问,力求万无一失。
在外交方面,王克同样积极行动起来。他挑选了一批能言善辩、心思缜密的使者,派往各个蒙古部落。
使者们携带丰厚的礼物和王克的亲笔书信,踏上了外交征程。
在信中,王克言辞恳切地向蒙古部落阐述了大明的和平诚意。
他承诺,只要蒙古部落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战后大明定会给予丰厚的贸易优惠,开放边境互市,让双方互通有无,共同繁荣。
对于那些与满清关系密切的部落,使者们则晓以利害,言辞犀利地直言满清败局已定,继续支持满清,无疑是飞蛾扑火,只会引火烧身,让自己的部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出征的日子日益临近,王克再次来到校场。
校场上,士兵们整齐列队,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长枪如林,军旗飘扬。王克看着这些士兵,心中感慨万千。
他们是大明的希望,是百姓的依靠,是守护天下的钢铁长城。
他登上高台,身姿挺拔,声音激昂:“将士们,我们即将踏上决胜之路!这一战,将彻底终结满清的残暴统治,还天下以太平!为了大明的荣耀,为了百姓的安宁,让我们奋勇向前,不留遗憾!” 士兵们听后,群情激奋,齐声高呼,回应震耳欲聋,士气达到了顶点。
他们的呐喊声,仿佛要冲破云霄,向世人宣告他们的决心和勇气。
而在关外,满清也察觉到了明军的战略意图。
康熙与布木布泰神色凝重,紧急召集将领,商讨应对之策。
他们深知,明军来势汹汹,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抵挡。
为了抵御明军,他们必须利用关外复杂的地形,在险要之地设置多重防线,层层阻击明军。
同时,他们也加强了与蒙古部落的联系,试图说服更多部落出兵相助。
他们派出使者,带着丰厚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