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不急不慢地舀了一碗酸梅汤,这才翻开册子。只见内页密密麻麻记录着御林军各级军官的名单,几乎每一页都有朱笔批注。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备注:\"兵部侍郎外甥,挂职五年未到任\"、\"安远侯庶子,月领双饷\"、\"此队应有五十人,实查仅十二人\"……翻到最后一页,赫然写着总结:御林军名册三千人,实查不足一千二百,其中可战者仅六百余。
\"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叶明合上册子,指尖轻轻敲打着封面,\"这些吃空饷的,背后牵扯多少家族?\"
李君泽冷笑一声:\"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十家里有八家的子弟在御林军挂职。那些实职的士兵,要么是权贵安插的亲信,要么是被排挤到做苦差的寒门子弟。真正能打仗的,不足三成。\"
他端起茶碗一饮而尽,\"父皇让我接管御林军,本是想培植我的势力,可眼下这局面,稍有不慎就会得罪半个朝堂。\"
叶明望向亭外摇曳的竹影,沉思片刻,忽然问道:\"表哥可还记得三年前北境那场大捷?\"
\"自然记得。姑父率八千精兵击退匈奴三万大军,朝野震动。\"
\"那表哥可知,父亲是如何在半年内将一群新兵练成精锐的?\"
李君泽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军报上说姑父改良了训练方法……\"
\"是淘汰制。\"叶明打断道,\"父亲将新兵分为三等:上等加倍军饷,中等维持原样,下等削减口粮。每月考核,连续三次下等者直接遣返原籍。\"
他拿起册子晃了晃,\"御林军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大换血,但不能明着来。\"
李君泽身体微微前倾:\"表弟有何良策?\"
叶明从怀中取出一卷绢帛,在石桌上缓缓展开。绢帛上绘制着一幅精密的树状图,标注着各种流程和方框。
李君泽凑近细看,只见顶端写着\"御林军改制三步策\"。
\"第一步,明升暗降。\"叶明指着树状图右侧的分支,\"所有挂虚职的贵族子弟,全部调到新设立的"御林军参议司",给个五品虚衔,月俸翻倍。\"
李君泽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