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我晓得了。”苏虞也不是非要自己亲手做,有专业人士帮忙,她何不乐得自在?
这边,祖孙三人其乐融融。
苏家另外三个地方气氛便算不上融洽得了。
东西厢房还好,夫唱妇随,虽然孙氏和郝氏心有不满,但丈夫做了决定,她们也只能跟随。况且她们也指望着儿子能在大伯的指导下顺利考中进士,授官获爵,自然也不敢太过得罪了苏慎。
至于前院书房,此时的氛围可真算不上好。
苏慎看完儿子们以及两个侄子写的策论文章后,原本就算不上好看的脸色是一步一步黑到了谷底。
“苏明遂、苏明时、苏明思、苏明磊,你们四个写的策论,自己看过吗?你们觉得乡试时这样的文章,学政看到能录取吗?”
苏家发家是一步一个脚印,但也可以说是较为顺遂,一代更比一代好。
苏老太爷的父亲读了十几年的书,却没有考中功名,便果断放弃,攒钱供养儿子。
老太爷考中了秀才,虽然没有中举,不能授官,但给家里免了田税,还坐馆收徒,积攒家业。让苏慎没有后顾之忧地专注于学业,才有他三年游学三年沉淀的积累,才有他而立之年的一鸣惊人。
但是苏家的气运仿佛全都集中在了苏慎一人身上,他膝下三个儿子,两个弟弟也各有两个儿子,后头三个还小,暂且不说,前面四个,苏慎是真看不出什么惊才之气。
不管是儿子还是侄子,苏家要有一个人能顶上,就算不是他亲生儿子,苏慎也会用尽全力托举他上去。
然而——对上对面四个低垂下的脑袋,苏慎深吸口气,勉强安慰自己。还算有救,起码有自知之明,知道写得烂。若是烂而不自知,那是真的无可救药了。
半晌,他叹口气,颓然道:“这次秋闱,你们四个……就当是去长长见识。我估摸着你们即便是下场,也拿不到什么名次。
考完你们也不必赶回来,我有个同期在白鹿洞书院为院长,我给他写封推荐信,之后你们四个就老老实实在书院苦读。
读两年书,之后我会安排你们游学,增长见识。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