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笔订单的顺利完成,林婉的服装厂逐渐在业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越来越多的订单纷至沓来。工厂规模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还增添了新的生产线和设备。
尽管林婉在服装厂筹备的各个环节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可困难依旧如潮水般不断涌来。
生产刚刚步入正轨,产品质量问题却如一颗定时炸弹突然爆炸。一批即将发往客户手中的服装,在最后的抽检中,发现部分衣服的缝线不牢固,领口和袖口的剪裁也参差不齐。这不仅意味着之前的生产投入可能付诸东流,更严重的是,一旦这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将会对服装厂的声誉造成毁灭性打击。林婉心急如焚,她深知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信誉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她当即决定,将这批有问题的服装全部返工。这一决定虽然避免了声誉受损,但却让工厂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不仅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交货时间也不得不推迟。客户得知交货延迟后,大为不满,甚至威胁要取消订单。林婉一次次地登门道歉,承诺给予一定的补偿,才勉强稳住了客户。
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人看到服装行业的商机,周边地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许多大大小小的服装厂。这些新成立的工厂,有的凭借更低的成本优势,有的依靠新颖的款式设计,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林婉的服装厂在激烈的竞争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为了突出产品特色,她高薪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希望能在款式上有所创新。然而,新设计的服装在推向市场后,却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反馈表明,这些设计虽然新颖,但过于超前,不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和穿着习惯。这让林婉陷入了两难境地,继续投入资金改进设计,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但如果放弃,之前投入的资金和精力都将打水漂。
资金问题也愈发严峻。办厂初期的大量投入,加上返工成本、聘请设计师的费用,让林婉的积蓄所剩无几。工厂的日常运营,从原材料采购到工人工资发放,都急需资金支持。为了维持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