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下顿时哗然。按秦制,女子最高不过五大夫爵,去岁赢无忧已经连升几级,今年更是连跳两级,现在已经是第十五等爵位,足见秦王对赢无忧的重视与嘉奖。
赢无忧更是惊喜不已,她没想到父王竟如此慷慨。连忙跪地,叩首道:“谢父王隆恩,儿臣定当不负父王期望,为大秦再献绵薄之力。”
秦王缓缓走下高台,走到赢无忧身边,随即解下腰间错金玉带钩,这是当年破邯郸所得赵国王器。他亲手将带钩系在女儿腰间。
此时,大殿内的气氛热烈起来。丞相冯去疾出列,拱手道:“大王英明,嘉阳公主聪慧过人,此一系列变革,不仅让百姓富足,更让我大秦国力蒸蒸日上。”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夸赞之声此起彼伏。
殿外,秋风送爽,咸阳城内外早已沸腾。农人们捧着新收的麦粒,喜极而泣;商贾们盘算着粮价,谋划着今岁的买卖;就连戍边的将士们听闻此讯,亦士气大振——粮草丰足,军心自然稳固。
这一日,大秦的百姓终于相信,新政并非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富足。赢无忧望着殿外翻飞的落叶,心中默念:【这,仅仅是个开始。】
咸阳城的天空被落日染成了橙红色,余晖洒在巍峨的宫殿上,给这座古老的都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秦宫之内,赢无忧负手而立,望着远方,心中盘算着大秦的未来。此时的秦国,正处在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之中,而她,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推动者。
这一年,赢无忧提出举办科举,这一举措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一经传出,六国震动,秦国也是议论纷纷。科举,打破了以往贵族世袭官职的传统,为天下有才之士打开了一扇进入仕途的大门。各地的寒门学子听闻,纷纷都奔赴咸阳。
赢无忧依然记得考试那天,咸阳城人头攒动,考生们满怀憧憬与紧张的神情。这场科举无疑是成功的,它为大秦选拔出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他们带着新的思想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