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土豆丝在案板上排列整齐,随着刀刃的起落,变成细长均匀的丝绦。锅里的油热得恰到好处,葱姜蒜爆香后,土豆丝下锅,刺啦一声,水汽与香气一同升腾。翻炒间,加醋、加盐、加生抽,简单调味,出锅装盘,依旧是配着昨日的发面饼。一口饼,一口土豆丝,平淡却扎实。食物下肚,暖了胃,却难驱散心头的阴霾。
晚上,挂面在沸水里翻滚,清白的面条逐渐变得软糯。荷包蛋、青菜点缀其中,一碗清汤挂面,是极简的晚餐。没有社交的觥筹交错,没有外出的灯红酒绿,只有我和这碗面,相对无言。日子像是被复制粘贴,单调、乏味,在自我怀疑的泥沼里,我越陷越深。
“自己废物,没脑子,没情商。”心底的声音不断回响,像咒语,诅咒着当下的生活状态。与人相处时的笨拙、职场上的不得意、感情世界的荒芜,桩桩件件,在寂静时刻涌上心头,啃噬自信。可又能怎样呢?生活不会因抱怨停下脚步,他人不会因眼泪伸出援手。孤独,成了最后的避难所。在孤独里,无人苛责,无人嘲笑,虽清冷,却也安宁。
我想起年少时的憧憬,那些关于远方、关于梦想的蓝图。曾以为成年后的日子光芒万丈,会在热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会有挚友成群、爱人相伴。现实却似砂纸,磨平棱角,褪去光芒,只剩粗粝与黯淡。但在这自我否定的深渊,总有一丝不甘在心底挣扎。难道此生,就这般沉沦于琐碎、淹没于平庸?
在狂风暂歇的间隙,我望向窗外。天空阴霾,云层厚重,可透过云隙,有微光闪烁。生活或许此刻如凛冬,却总有春的伏笔悄然埋下。昨日自制的美食,是热爱生活的本能;对熏鸽子的克制,是成长的自律;沉浸小说,是精神的避风港;晨起的思索,是与内心的对话。这一桩桩看似平凡甚至颓丧的小事,又何尝不是生活的馈赠?
孤独,不意味着失败,它是自省的良机;平淡,非生活的尽头,而是厚积薄发的沉淀。从今日起,不再把“废物”二字挂在嘴边,用阅读填满闲暇,汲取知识养分;以锻炼强健体魄,抵御风寒病痛;学新技能,为职业添砖加瓦;于微小处发现美好,记录日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