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她不再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歌手,而是小镇中那个在无数外国侵略者的逼迫下上台表演的戏子,那个为了拯救小镇无辜百姓的剧院头牌。
她的歌声里饱含不满与挣扎,这些复杂的情感都被她完美的传递给了所有听众,尤其是当他们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后,更能体会到台上的这位女歌手到底想要表达些什么。
每个国家在历史上都不免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他们既是侵略者,同时也是被侵略者,也都有一段“灰暗”屈辱的过去,自然也更加容易感同身受,这也是他们如此“安静”的原因,因为这也是从心底里尊敬台上这位艺人的表演!
评委席的几名评委早已正襟危坐,这样一首歌曲,这样的主题,这样的背景故事,这样深刻的情感都由不得他们不重视,更不要说抛开一切不谈,这首歌曲本身的听感就足够让他们感到惊艳了!
只是相对于台下观众的欣赏,他们看的要更深一些,这首歌曲背景交代的非常的清楚,表达的情感也极其直白,一个戏子在被强迫的情况下孤身来到台前进行表演,歌曲中的挣扎与不甘,位卑言轻的失落和无奈,被侵略者无情剥削的屈辱,这些情感也都蕴藏在歌声中一一完整的传递了出来。
可这几位评委却抓到了一个重点,一个让他们有些疑惑的地方,那就是这位叫做柳思晗的女歌手在演唱这首歌时传递出的情感虽然十分复杂,但是却缺少了最关键,或者说最理所应当的情绪,那就是绝望!
没错,明明已经深陷绝境,明明已经被逼上台,除了屈辱,不甘,怎么就没有失去希望?怎么歌声里不见半点绝望和屈服呢?
这些评委无疑是公正的,他们到目前为止对这首歌曲的感观都非常的好,甚至好到出奇,如果是按照以往那种比赛的规则打分,评委的主观因素在评分中占据极大的权重,那么毫无疑问这首歌曲的分数会非常高。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对这一美中不足格外的在意,在他们看来这或许是这首歌曲唯一的缺陷,因为歌曲的情感表达最重要的就是真实,而在他们这些外国人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