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舰长!支那军舰已经进入我舰主炮最小俯角之内!”
作战环境本该是广袤海洋的夕张号在设计时几乎就没有太多考虑主炮射击俯角的问题,毕竟在海战中几乎就不可能发生敌舰抵近到如此近距离的情况。
可这一切眼下偏偏发生了!而且根本没有留给阪匡身从容思考的时间!
阪匡身无论在海军学校还是舰队服役期间都没学过如何处理这种非常规的紧急情况,它只能条件反射般仓促做出了一个致命的决定:“右满舵!侧舷接敌!用副炮射击!”
操舵兵一听都懵了,两千多吨的夕张号要是能在这里做到侧舷接敌的话,那之前又何必原地倒车?
不管怎样,把服从二字刻进了骨髓的操舵兵仍然本能的按照舰长阪匡身的命令拉满右舵。
两千多吨的夕张号发出“吱呀”的金属扭曲声,迟缓的在四只猛鹳的尖喙前暴露出自己柔弱且庞大的侧腹。
“减速!排成死亡河闸队形!”四艘鹳级在夕张号前排成整齐的一字横列,“开炮!”
伴随着五十二倍口径身管所带来的超高炮口初速,105毫米炮弹轻易地就贯穿了夕张号的侧舷,在船舱内部发生剧烈的爆炸。
高速突进,大口径加农炮,并列队形,抵近直射,德军第三内河舰队参谋长克莱因发明的这套“死亡河闸”曾在欧洲东线战场上多次重创渡河的苏联红军,被隆美尔赞誉为河流版的闪电战。
长江宽阔的江面其实并不适合这套战术,但在狭窄的铁板洲航道却极其适用。
被逼到绝境的倭军水兵疯狂地登上甲板操起步枪跟鹳级装甲舰展开对射,但步枪子弹的威力打在这四艘“水上坦克”身上却连隔靴搔痒都谈不上。
一发炮弹撕裂船身钢板狠狠砸进夕张号的弹药舱,立即就引发了威力巨大的殉爆。
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直接把夕张号撕成了两截,正在甲板上对射的水兵不是当场被炸得尸骨无存,就是被气浪高高抛起,然后再重重的砸在船身残躯或湍急的江水中。
夕张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险些把距离过近的鹳级装甲舰给裹进它掀起的巨浪中,算是对独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