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急如焚的内山英太郎亲自来到前线视察战况,眼看着成片的倭军士兵栽倒在独立师密集的火力网前,他就知道眼下的这个对手已经今非昔比了。
随着国力全面倾斜到太平洋战场上,如今的倭军各师团不仅充斥着大量征召不久的新兵,就连武器都快凑不齐了。
就拿倭寇最精锐的关东军来说,在战争后期已经到了不得不从开拓团里强抓壮丁的情况,就连四十五岁以上的农民和未成年人都被拉进了军队,而且还只能用木头做的假枪训练,步枪只能紧着给“能打”的部队先用。
步枪如此,机枪和火炮就更别提了,根据苏联红军战后的缴获统计,七十几万人的关东军,全部类型、口径的火炮加起来还不足三千门,部分师团更是连一挺重机枪都没有。
内山英太郎麾下的十个师团虽说比明年战败前的关东军要强上些,但也强得有限,面对独立师的炮火覆盖和自动火器交叉射击,除了让底层马鹿们发动自杀冲锋就再无其它更好的办法了。
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内山英太郎是个经验丰富的军官,一看就知道拿头硬撞的话,就算把十个师团全折在这里也休想能击穿独立师的阻击。
“让航空兵和军舰出击,切断黄冈和鄂县之间的水上联系,把他们分割成两个孤立部分,然后以鄂县为优先攻击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分兵从水上夹击支那军侧后!”
这一战虽然是由内山英太郎负责具体指挥,但战役策划却是由华北派遣军的司令官冈村宁次实施的。
冈村宁次认真分析了独立师的全部战例,它认为独立师虽然陆战强悍,但在历次战役中从未出动过军舰和战机,而这正是他们最大的弱点!
开战前,冈村宁次对内山英太郎千叮万嘱,要多加注意发挥己方的空中和水上优势,少跟独立师在地面上硬拼。
鄂县阵地上,六纵司令员孟浩然看着如退潮般哗啦啦撤下去的倭兵们,不禁皱着眉头奇怪道:“小鬼子今天怎么撤得这么干脆?难道是……”
“不好!”孟浩然想起师长赵骥在战前的提醒,目光不由一凛,“快,通知前方对空观察哨加强警戒,有情况随时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