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华国法律体系同样有着鲜明的大陆法系特征,天然适合移植《坠落的审判》中的刑事司法程序。
其次就是故事主人公的设定。
除了全人类共通由于性别、社会评价、成长环境不同而引发的隔阂,导演和编剧还为两位主人公设置了一个天然对立特征,长达千年的德法恩怨纠葛,更增孤立之感。
原本嬴佳选择的表现形式是南北环境差异、又或者是汉回的民族差异,可考虑到电影里这种孤立感的冲击,嬴佳最终选择将主人公的设置为一个华国人和一个日本人。
天然对立的特征,无须精通历史也能令观众理解。
沿着这个思路去想,一切设定和发展都随之顺遂起来。
一位华国女性随日本丈夫定居日本,在日本女性地位低下和上下级阶级分明的社会里,这位女性却取得了其丈夫无法达到的事业成功,由此遭受的冲击、质疑和恶意,想必能够最大程度上表现《坠落的审判》本身的寓意。
嬴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打磨剧本,这才带着团队飞往日本和沈天星汇合。
至此开始面对电影拍摄的第三个难点。
沈天星需得完美演绎那位独立、坚强、才华横溢、冷静沉着甚至有些傲慢的女作家,被指控的杀夫嫌疑犯。
在嬴佳打磨剧本的时间,沈天星提前来到了日本,以一个普通女性的身份工作生活,操着不甚熟练的日语试图融入全然陌生的社会,提前体验上女主角的生活。
即便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电影拍摄之初,沈天星的表演也时不时达不到嬴佳的要求,她能把女主角的隐忍和痛苦,可却在过度理性和冷硬上稍有欠缺。
毕竟地球上饰演该角色的是有二十多年表演经验,不知道获得过多少奖项的桑德拉·惠勒,阅历和经验上超越沈天星太多。
原本嬴佳已经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可没想到这问题稍稍难了几天后以一种滑稽的方式解决了。
某天沈天星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再回来的时候表情和神态与嬴佳心中的女主角如出一辙,甚至细节处理上更为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