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6)页
    nordtank代表沉默了很久,最后还是点头。
    王曦权心里有数,谈判桌就是博弈场,有一个人先松口,就等于打开了一条缝。
    他没耽搁,拿着nordtank那头的初步草约,再去见bonus的人。
    这回他底气十足,将合同上的“8”改成了“4”,对方代表一看就急了:“你不是说要引进8台吗?”
    “我得把部分配套资金留出来,用在国产塔筒的研发和制造上。”
    他说得不急不缓,眼神却不容置疑。
    最终,bonus只能无奈接受。
    签约那天,bonus的销售代表私下叹气:“早知道你有这手段,当初就该答应把塔筒图纸卖给你了。”
    王曦权没回应,只是点了支烟,站在风场的边缘,任由北欧的风拍打着他满是风霜的脸。
    那年,达坂城的风曾吹得他睁不开眼。如今,他只想靠自己,再让那风转一次。
    不是为评估,不为政绩。
    而是——为了中国人自己的风机。
    他没想到,这一番“倔强”的坚持,会成为行业的转折点。
    不久后,国家经委正式下发文件,明确要求风电项目不得进口塔筒——理由简单粗暴:新疆电力局都能做,其他单位也能做。
    就这样,王曦权无意间开创了中国风电历史上塔筒国产化的先河。
    今年初,达坂城风电二场顺利完成装机。
    但有两件事,仍旧像钉子一样钉在王曦权的记忆里。
    第一件,是外经贸委的杨启帆当着众人对他说:“你要是把二场的装机容量做到一万千瓦,我就在你们现场开发布会!”
    这句话他始终铭记于心。
    既是动力,也是某种迟来的承认。
    他也有底气——4台 bonus 500千瓦、叶轮直径 35米的失速型机组,本身就是全国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
    他敢扛!
    另一件事,则让他惋惜至今,也是他这段时间的“执拗”所在。
    那是半年前,他代表新疆电力局,去找航天部一院洽谈合作制造国产风机的可能。
    一院也没有敷衍,派出负责人齐同庆亲自带队来到风电二场实地考察,
第(4/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独揽娇色重生回来:权势滔天惹恼女上司?我有妙计摆平牢里修炼五年,他成了医武高手御兽征途超级弃婿重生归来:我要大小通吃!镇国神婿结婚当天,妻子的白月光跳楼了拒当替身后,妻子哭求我别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