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显著的变化,莫过于“官方语言”的悄然更迭——“中文”逐渐被“英语”所取代,为这边土地增添了几分国际化的气息。
这一转变的背后,离不开艾莉森夫人的积极推动。
作为教育心理学专家的她,不仅主动肩负起风电场员工的英语分级培训重任,而且精心设计课程的,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路径。
更值得一提的是,她还巧妙地将心理辅导融入英语培训之中,助力员工们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风电场的发展与挑战。
而保罗先生,则凭借深厚的专业底蕴,俨然成为了风电场中不可或缺的智囊。除全身心投入到风区风能资源的勘探,分析与研究工作外,他也时常在繁忙工作之余,慷慨地抽出时间,为风电试验场的同仁,开设一些列深入浅出的专业培训课程。
保罗先生的授课风格与延斯等人截然不同,他从无炫耀之心,而是以一种平和谦虚的态度,从基础知识讲起,逐步深入,既传授知识,也耐心解答试验场员工在风电实验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
风电场势在向好的态势,自然引起了上峰的关注。
单是一个月内,就有不少兄弟单位慕名前来学习观摩,以往半年难得一见领导视察的风电场,如今在短短一周便接待了来自不同单位的各级领导。
于是乎,麦麦提与马文斌在办公楼的礼堂内,轮流进行精彩纷呈的发言。
聚光灯下的风电场,似乎掩盖了曾经历过的种种波折与挫折。
然而,在聚光灯外,一位头发银白的耄耋老人,静静地坐在礼堂的角落,目光专注地盯着台上两位年轻人的侃侃而谈,脸上不时露出欣慰与自豪的神采。
唯有在会席间隙,老人才会凝视着居中的发言台,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
半年前,正是在这个舞台上,他以另一种方式,宣告了自己对风电事业发展的美好愿景——
“王老师,您来了。”
一道淡然却又不失礼貌的问候声,将王曦权从回忆中拉回现实。
他转过头,看到的是麦麦提那张充满尊敬的脸庞。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