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逼凌宁谋反,即便是朝廷有几十万兵甲,还有两万的玄甲卫,他也不能那样做,因为凌宁已经成了气候。
当然了,凌宁也不敢谋反,他虽然有了自保能力,却没有夺取整个大魏天下的实力。
魏皇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让凌宁执掌整个西域,这是妥协,也是一种合作,让凌宁在西域生根发芽,从而能对付北面的匈奴和南面的姜国。
所以凌宁欣然接旨,正式成为晋王,领西域道大都督之职。
接下来的日子里,凌宁就开始了治理西域。
西域被划分二十四州,再加上凉州,凌宁手中足足有二十五州的地盘,面积几乎达到了大魏国土的一半。不过,西域人口稀少,总人数加起来也就百万,这也是魏皇敢把西域交给凌宁的原因。
人口是一切的基础,凌宁扩充到十八万兵力,这已经是极限了。他想要继续扩充兵力,那就必须把目光锁定在姜国上面。
凌宁也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在的他还不能对姜国出兵,他要先把西域收拾好,后方稳固了,才能对外。
就当凌宁忙碌治理西域的时候,魏皇指挥大魏雄兵,击败了北方的匈奴和南诏国,摧毁了他们分裂大魏的计划。
到八月份的时候,匈奴退兵,姜国退兵,南诏国也退兵,大魏经历了一年半的兵事,再次恢复了安定。
到同年十月份,魏皇再次颁布新税法。
就如同凌宁猜测的那样,这次的新税法,竟然真的是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地的推广,严重影响了门阀世家的利益。但是现在的大魏刚刚战胜外敌,军心民心前所未有的一致,并且一年前,魏皇才刚清理过部分门阀和世家,现在魏皇要推广摊丁入亩,谁敢跳出来反对?
只要敢跳出来,魏皇就会让对方尝尝刀利不利。
凌宁心中也佩服魏皇的手段,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甚至于,匈奴、南诏国、姜国共同入侵大魏,也是他计划的一环,这样才能彻底实现他的税改,让大魏彻底走向繁华。
瞧瞧南诏国和姜国。
南诏国的新皇想要效仿魏皇,实行变法,却被朝中勋贵抵触,变法之路艰辛。至于姜国的龙葵,她连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