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坏的打算是什么,自然是韩当被全歼。
然后呢?
没了韩当救援,汉军就会腾出手来全力对付玉山的徐盛,而且吴军斥候在报信,汉军斥候肯定也在行动,说不定这会远在大末的关兴也已收到消息并率军赶往玉山了。
徐盛也完了。
该死的徐文向,你可害苦了我啊,你这一败让我如何应对后面的战事啊?
徐盛死就死吧他不心疼,但问题是徐盛身边还有三千余大军外加丁奉的三千人,再加上韩当的万人,一万六都没了。
他总共才多少兵力,还没见到关兴呢就折了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消息一旦传回,吴军本就不高的士气肯定会再次遭到致命打击,这仗没法打了。
该死的汉军,面对徐盛的突然穿插不去反攻玉山反而阻击援军,这也太会玩了。
直到这时陆逊才悲催的发现他有些轻敌了,关兴远比他想象的难对付,现在又取得了这么大的战绩大大提升了士气,后面的仗只会更难打,说不定自己还没穿过走廊就会被……
连他都没什么信心了,其他人可想而知。
鉴于目前的局势,陆逊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回余汗防守,他怕会稽还没打下来先把豫章给丢了。
相反若能守住豫章,保住手中这些有生力量,孙权就还有在曹刘夹缝中生存的余地,但若连这点家底也丢了,孙权可就真成待宰羔羊了。
陆逊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却悲催的发现不能退,非但不能还得继续前进,因为他现在联系不到交州刺史吕岱。
他已经请吕岱袭击关兴后背了,吕岱这会说不定已经在海上漂着了,还有执行秘密任务的贺齐和骆统,现在撤了可就把这三人给坑死了。
所以不能撤,就算明知前方是坑也得往里跳。
想到这里陆逊心底泛起浓浓的苦涩,回到帅帐提笔写信向孙权汇报情况,将所有责任全推到徐盛身上,写完送出之后便躺在床上睡起了大觉。
接下来不能再冒进了,必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跟关兴消耗的同时等待新的变数,比如曹仁打败关羽,或者刘备北伐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