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薯片和怪味花生,真的是太上头了,有点停不下来。
“知道,目前这也算是易城特产吧?”他点头道。
接下来许若谷的话,让他瞠目结舌。
“客主编眼下所在的天授村双桥巷二十三号,就是我刚刚说的这些的生产基地。这些不是易城特产,和易城毫无关系。准确地来说,也和天授村没多少关系,就是我们双桥巷特产。双桥巷前后还有其余巷和生产队,同样,他们做什么,生产什么,也和我们没关系。”
老客陡然间震惊起来,没想到风靡江南的零食,原产地竟然是这里!
可是,很快就有更大的疑惑,盖过了震惊。
你们不都是江南人吗?
不是那啥,你们双桥巷不属于天授村,天授村不属于百湾镇,不属于北塘公社,不属于易城,易城不是江南四城一份子?
至于分得这么清?
这话他怎么想,怎么觉得奇怪。
走出了二十三号,朝着西面走了几步,先进了十五十六号。
“客主编,这间房子怎么样?”许若谷问道。
老客走南闯北,好的古建筑见得多了。
眼前这栋房子,给他感觉很独特。
的确,要不是可木兆老师的夫人许若谷提醒,他还没注意到一些问题——这乘着车一路下来,沿途所见,大部分都是种着水稻的水稻田,平原上除此之外就是种着蔬菜的菜地,和夹杂在菜地里的杂粮地。
村庄就像是镶嵌在这片铺设河流与田野的广袤平原上似的。
几乎……几乎所有村子,都是粉墙黛瓦的江南长院小平房。
也就在五村路过来时,沿途在另一个村有些红砖房。
但那红砖房也就是个小二层楼,不咋滴。
反而是这个一路坎坷,甚至进来时各种声音嘈杂,灰蒙蒙的天授村双桥巷,却有着这么一栋外面粉刷白净的古建筑。
最重要的是,这古建筑竟然足足有三层楼!
细想起来,这多少有些不可思议了。
先前是他着急找人,看到了粗略一眼,根本没欣赏。
再则吗,从报社到这里的路很长。
一路上他见过很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