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之路金银器交流、明清宫廷造办处的淬炼,形成“锤揲、錾刻、镂空、累丝、镶嵌”等独门绝技。清东陵修建后,乾隆帝在遵化设金银大库,调集养心殿造办处匠人,使皇家金银技艺在此落地生根。代表性企业蟠龙工艺传承人王树文、杨锐等大师,坚持纯手工制作,以9999纯银为原料,通过平錾、浮雕錾、丝錾等手法,在银板上复现《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或打造出《富贵绵延》手包,以珐琅彩祥云收边,镶嵌绿松石,展现“金银错彩、满目琳琅”的皇家气派。
    文化内涵与工艺突破
    皇家金银细工工艺品以“器以载道”为核心理念,将吉祥纹样与实用功能结合。例如,蟠龙工艺的“馥郁清香”银壶,壶身戗錾兰花,花蕊以累丝工艺呈现,壶盖镶嵌和田玉摘钮,既可煮水泡茶,又具收藏价值;其“和美”纯银丝巾果盘,以一整块银板錾刻出丝巾的褶皱与竹篮的肌理,细节处可见01毫米的錾痕,被誉为“金属与丝绸的对话”,曾作为2014年apec会议国礼赠予各国元首。这些作品通过“一器一物皆有魂”的创作理念,传递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现代转型与国际传播
    遵化市推动皇家金银细工工艺品走向世界。蟠龙工艺与法国、日本等国品牌合作,开发出“十二生肖”银币套装,将生肖文化与浮雕工艺结合,单套售价超万元;其“生命伴侣”系列茶具,以银离子杀菌特性为卖点,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往欧美,年出口额超500万美元。同时,遵化市在中小学开设金银细工体验课,培养年轻匠人,使这一传承千年的技艺后继有人。
    三、非遗共生的遵化经验
    铁画与皇家金银细工工艺品在遵化市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共生系统。铁画以铁为媒,展现民间艺术的质朴;金银细工以金为骨,彰显宫廷技艺的华美。二者共同构建起“民间-宫廷”的文化对话,成为遵化市“非遗+”模式的典范。
    在传承与发展中,遵化市采取“活态传承、跨界创新、产业赋能”的模式。政府通过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与展示馆;传承人通过技艺创新与跨界合作,开发文创产品与旅游项目;社会通过教育普及与文化传播,提升公众对非遗的认知与认同。这种多方协同的机制,使遵化非遗在工业化浪潮中独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3366洛尘权力医途黎明前夜的梦农女换夫:买个病娇反派狠狠宠龙王婿陆榆纪凝雪被抄家?我搬空皇宫娇养废将军修罗剑神王腾凡人:从魔道开始的天灵根招惹死对头,被他按在墙角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