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积极的人就是徐州知府吴宪了,他得知何林被捕,第一时间急不可待来到张伟家邀功领赏,被却被张伟一句话泼了凉水:
“吴知府,当然本官答应你的是把何林的犯罪证据送到感兴趣的人手上?
本官已经做到了,至于提升你的官位的事,本官就没有答应过。
再说了,布政司参议的任免权在朝廷吏部,本官也做不了主,你找本官也没有用。”
话是这么说,但是张伟也想把自己人安排到这个右参议的位置上来,只是很显然,吴宪不是张伟的自己人。
这不,位置刚空出来的三月中旬,张伟就专门找到左定宇,张伟很直接的说想把扬州同知黄东山提上来担任这个参议。
左定宇想了一会,同意了张伟的意见,不过,他也有条件,就是黄东山的扬州同知的位置要推荐他的人。
这个交换张伟自然同意,至于刚刚上任的右参政黄宗高,此时刚上位,他选择了先不出头的策略,眼睁睁的看着左定宇和张伟完成了这次的交易。
很快朝廷考虑到苏北布政司的稳定要求,就同意了苏北布政司从内部提升官员的推荐。
黄东山得到右参议的任命后,任何多余的话都没有说。
只是来到张伟的府邸对张伟说:“大人,黄某今后都听你的安排,你说一,黄某绝不说二。
于是苏北布政司最新的政治格局就形成了。
布政使左定宇和左参议崔胜是一派,这当然是布政司内最强的力量。
其次自然是左参政张伟和和右参议黄东山这个派系。
实力最弱小的自然是才来苏北一年多的右参政黄宗高,不过他出身户部,是新任财相李明道的亲信,他的潜力也不容小觑。
苏北布政司这套三足鼎立的权力结构还是比较稳定的,差不多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
张伟趁着这一年多的时间,自己说话比较说数的时候,对自己的亲信都做了一波调整。
首先是淮安府的王阳,在正六品的淮安府通判的位置上也坐满了好几年,所以顺利升任从五品的南京府通判。
其次是何林还在时,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