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有一大半的人都在床上坐月子,她们坐月子有些惨,孙妙青虽然坐了两个月,可天气没那么热。
轮到她们,时间线进入到夏季,以古人不洗澡,不洗头,不漱口的规矩,那得把人折磨疯了。
今年的天气较热,皇帝原本想让他们和之前一样去到圆明园纳凉。
可孩子还小,经不起路途的颠簸,刚好嬴政又从书上看到了硝石制冰,给后宫众人的月例又添了一倍,让他们在宫内也住的安心,不再那么折腾圆明园和宫中两头跑。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10年过去,嬴政亲自带领军队出去攻打周边的国家。
这10年间,嬴政最提倡的便是统一语言,想想他之前统一了货币,不知道便利了多少人家。
嬴政能提倡这个,是因为接见地方官员汇报时,居然还需要翻译,浪费时间不说。
有些翻译还不精准,明明这些人做官之前便要求他们会官腔,可等他们回了本地之后,能说官腔话的没几个。
不推广不行,沟通都有障碍,如何有利于他的管理?
于是推行统一语言势在必行,孙妙青知道他在推行统一语言后,在后面做推手。
尽量把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实在是现在的白话听起来文绉绉的,别人听不明白,说的也好口,而且不好听。
在孙妙青的推波助澜下,普通话成为了全国通用语言。
等全国都会用统一的话语后,嬴政攻打的更加顺利了。
第一个攻打的便是岛国,用的理由是剿匪,毕竟是岛国,他们是陆军,那和水军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需要扯一个理由,正大光明的过去。
嬴政之前在海边让人训练的水师早已准备好,害怕他们以地形为优势,率先派人悄悄上岛。
探听到他们具体的军事实力后,开着本国的大船直攻小岛国。
对于小岛上的老弱妇孺,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将本国那些还需要人工的机械运到这边,把他们变成劳动力,为本国生产物资。
至于岛上的男人,嬴政原本是想把他们运回国继续做基建。
他的水泥地,他的房屋,他的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