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微笑着点点头:“有卿等忠臣良将,实乃我朝之幸。愿我朝山河永固,国泰民安。”
殿内群臣纷纷跪地,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我朝山河永固,国泰民安!”声音响彻大殿,久久回荡。
朝会结束后,我便回到了后宫,刚微服出巡回来身子感觉还是有些乏,不得不说真的是老了。
御书房的卧榻上,我正睡得迷迷糊糊,忽然听到随侍太监轻声在我耳边说“山南侯求见。”
我起身伸了一个懒腰,太监递来刚泡好的茶。我喝了口茶醒了醒神后说道“宣。”
“臣谭新宇参见陛下。”没有多时谭新宇便出现在御书房了。
“爱卿多年驻守山南,这次回到王都不和家人多多团聚,看来是有要事了?”我脸色平和语气也很随意。
“上次回朝还是陛下调臣入朝,参与兵制改革之事。那时臣就猜想,陛下定有灭高棉之志。所以,臣此次前来是来献计的。”谭新宇说完后便双手呈上他早就准备好的奏折。
我接过奏折仔细的看着,看着看着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谭新宇的这个方略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字-奇袭。用一支极其精锐的队伍从山南出发,沿着高棉和蒲甘国境线一路南下可到达高棉国都吴哥,然后一举攻占吴哥高棉必定内乱,然后大军一路南下攻占高棉国土。
“爱卿没有详说这一支人马人数是多少啊。”看完后我只是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臣想一万足矣。携带八天的干粮。”谭新宇说的很肯定,似乎这些事情已经在他心里盘算了很久。
“那这一万人可以说是我大理国军队的骨血了啊,爱卿真的愿意拿大军的骨血去冒险嘛?”我默默的转身背对着谭新宇,我可不想刚给他封了侯就给他脸色看。
“臣想过,但是按照常规的打法,我军必要准备三年以上的粮草。尤其是我军推进至吴哥城下后,几乎每一个山头都要设置粮站,不然很难保证粮草不断。如此大费周章,且变数极多。。。。”谭新宇说到一半似乎察觉到了我对他方略不怎么认可。
我双手附后,大拇指和食指不断的相互摩擦着。转头看向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