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郡,是公元前两百七十一年,也就是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年灭义渠后所置,
地理位置绝佳,引水经注所说:黄河水又北,过北地富平县西,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
有黄河枝津灌溉之利,沃野千里,水草丰美,阻山带河,人口众多,农耕渔业十分发达,是河套几字湾内极为富庶的大郡
郡治富平县,因为背山带流,窥关中之地,地理形势十分重要。
若此地在手,朝廷进可以辖治上郡,窥伺西套平原。
退可以背靠关中,和渭水运输便利,据守待援,打持久战。
这是中原政权,进军河套的桥头堡,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兵家必争之地。
如此战略要冲,自然遭遇了夏军,和汉军的重点照顾,即战火的摧残,屠刀的肆虐与蹂躏
原郡治富县,寓意富而足的意思,此刻却被战火,与硝烟充斥。
高大郡城下,激烈的喊杀声,震荡云霄。
从高处俯瞰,富县城墙西段,东段、乃至南段城关处,人头攒动,兵戈如林。
无数士兵前赴后继,宛若汹涌的蚁潮,向富县城墙发起冲锋。
城墙上,夏军士兵弯弓射箭,滚木雷石,乃至火油沸水,仿佛不要似的,往下倾倒。
每一波火油泼下,无数人鬼哭狼嚎,当场化作熟肉,然后就是血腥味夹杂着肉香,在空中迷漫。
战争惨烈,凄厉的哀嚎声,震荡天际,闻着悚然,见者心寒。
然而无论如何残酷,普通士兵,只能顶着伤亡与流血,身不由己的拼命攻城。
富县南部,汉军后阵,身材魁梧,披着重甲的丁原,亲自在望楼上督战。
身后吕布、郝萌、丁力、侯谟等心腹将领,目光凌然,注视着北方城楼上,那杆臧字纛旗。
丁原目光沉沉,不由感叹道:“李屠夫何其幸甚,竟能得如此良将追随,羡煞吾矣!”
通过这些时日的交战,丁原基本上,已经试探出了臧霸此人的实力。
排兵布阵的能力,稳打稳扎,中规中矩,普普通通,没有什么让人称赞的地方。
但就是这种平平无奇,不急不躁的军事操守,却让丁原束手无策。
从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