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同知难得话多,温言问道:“还有吗?”
“夫子说,还可以促进公平参与,确保每个学童都有平等发言的机会,避免强势者垄断话语权。”
说到这个,所有弘毅塾的学童和安定书院的学童,目光不自觉转向周炳先。
周炳先瞪大了眼睛……
不是啊,我改好了啊,你们怎么能用老眼光看人…………
弘毅塾的规矩,让在场所有书院和社学的夫子们都很有兴趣。
这时,扬州甘泉书院的刘堂长先是朝几位官员行了礼,然后转头看向陈学礼道:“陈夫子,能请教一下,弘毅塾除了举手,还有其它规矩吗?”
陈凡本来正看着“好大侄”陈学礼傲娇表现呢。
谁知此刻,自己突然也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他先朝刘堂长回了一礼,然后道:“弘毅塾在发言这里有三条规矩。”
“一,举手后获得夫子允许才能发言。”
“二,他人发言时,所有学童保持安静倾听。”
“三,讨论时需要用礼貌用语,如,我同意xx的观点,但补充……”
这些在陈凡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规矩,却让一众夫子们连连点头。
刘堂长更是赞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陈夫子,你刚说发言有三条规矩,针对别的事呢?”
“行为规范:课前准备好书本、文具,未经允许不得擅离座位,课堂上禁止干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学习态度:按时完成并提交夫子布置的作业,向夫子提问前,先尝试独立思考……”
“人际互动类:……”
“安全与卫生类:……扫把放在门后,大扫除要清理死角……”
林林总总,详细无比,陈凡说完后,已经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其实陈凡说得这些规矩,很多都是约定俗成的,但从没有人想过,将这些规矩抠出来,一点一点地灌输给学童。
陈凡虽然说了这些弘毅塾的规矩,但却并不害怕被人学去。
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叹服的都是陈凡的心细如发,但少有人理解这些规矩里面蕴藏的深层逻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