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黟,十题答对四题。”
……
“淮阴书院十人,答对四题者一人,答对三题者三人,答对两题者一人,答对一题者一人,余者皆不曾答对。”
照磨刚刚读完,全场一片哗然。
淮阴书院也是近十多年声名鹊起的大书院了,尤其是这两年,从里面不知走出多少秀才、举人,甚至连进士都出过一名。
可这么大的书院,答题最佳者,也不过只答出四题。
余下竟然还有四人竟一题也没答对。
此时,淮阴书院的夫子和学童们脸色阴沉,垂头丧气,一副丢了大脸的样子。
“临川书院十人……”
一听说淮安府的临川书院的成绩出来了,刚刚还议论纷纷的众人立马住嘴看向那照磨。
“娄康伯,十题答中五题!”
“哎哟,到底是出过两个状元的临川书院,第一个就答中了五题,厉害厉害!”
“沙孟君,十题答中五题!”
“嘶~~~~两个答中五题的了!”在场学童无算,就说他们这帮议论的夫子,有一个算一个,大家心里都清楚,刚刚陆为宽题目念出时,自己答出了几题。
所以当他们听说临川书院竟然有两人答出五题,嘴上吃惊,心里更惊。
“到底是江淮有名的大书院啊!”有的夫子谓然一叹,似在叹息,自己穷修半生,还不如人家临川书院的学童有宿慧,那种挫败感,实在是……
……
“晏策,十题答对六题!”
“哗……”
刚刚临川书院出了两个答对五题的,就让众人唏嘘感叹了,如今出了答对六题的,全场顿时哗然一片。
“了不得!”
“厉害!”
“此子将来八股文章必然了得!”
……
随着人群的议论,这次临川书院带队前来的堂长也是志得意满,下巴都抬高了不少。
“扬州甘泉书院!”
当那照磨宣读到这个名字时,院中前排十个学童发出窸窸窣窣的动静,台上一直“云淡风轻”、自持身份的高同知,此时也已然坐直了身子。
“谈弘!十题答对六题!”
“哎哟!了不得,